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统计资料显示,今年3月,全国重点城市的新房成交量、甚至价格以及二手房交易量环比一、二月份都有显著增长,3月中旬以来连续两周出现新盘井喷式高开行情。
成都也不例外,一些高品质楼盘刚一开盘,全城甚至一些省内二线城市的消费者都蜂拥而至,争先恐后地下单交钱。3月20日,成都市出现第一波“开盘潮”:艺锦湾 (论坛 新闻)、誉峰 (论坛 新闻)、望江橡树林、北湖龙郡 (论坛 新闻)、楠香山 (论坛 新闻)、果壳里的城 (论坛 新闻)等8个项目同日开盘,当天的成交量也很惊人。
“我们刚刚进去,就有好多人挤进来,整个售楼部人山人海,黑压压的一片。”成都市民黄先生在“果壳里的城”开盘时去逛了一圈,成都人的购房热情和购买力让他吃惊。“国家不是一再出台抑制高房价政策吗?现在房价不降反升,还有这么多人来买。”4万元/平方米的单价还引来这么多购房者,黄先生有些想不通。
解读:
调控政策效果如何 关键词1:土地调控政策或限制小企业拿地
关键词1:土地调控政策或限制小企业拿地
为抑制房价上涨,国家出台了系列调控政策。从最初的“国五条”到最近的“国十一条”,大力调控土地市场以及在首付和银行信贷方面的“步步紧逼”,政策出台了不少,效果如何?
星彦地产成都分公司市场研究中心总监孔祥虎说,宏观调控政策大致可分为调节房地产供给政策,调节房地产需求政策和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政策。去年12月17日,财政部、国土部等五部委出台《进一步加强土地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明确开发商以后拿地时,分期缴纳全部土地出让价款期限原则上不得超过一年,特殊项目可以约定在两年内全部缴清,首次缴款比例不得低于全部土地出让款的50%。如果开发商拖欠价款,不得参与新的土地出让交易。
“这套措施对房价确实有一定抑制作用。”成都世家机构实业有限公司市场分析部总监樊邦勇认为,这条政策的出台,是对开发商囤地炒地现象的严厉打击,也是控制房价的有效措施。
孔祥虎认为,这套新政策能有效遏制囤地和炒地,但也可能造成土地被经济实力雄厚的大开发商垄断,导致资金量相对薄弱的小开发商没有能力拿地。
关键词2:信贷收紧暂停个人信贷或致“恐慌购房”
从今年1月开始,全国一些地方的银行陆续暂停办理个人信贷,被视为是国家为抑制高房价发出的“预警信号”。
“成都虽然没有停止办理个人信贷,但多少会受到一些影响。”孔祥虎说,个人房贷收紧会加剧市场观望情绪。“但房贷收紧也可能会导致部分购房者非理性甚至‘恐慌性’购房。”存款准备金上调以及商业银行首次明文规定取消两成首付比例,加之部分银行取消七折利率,也会影响楼市走向。“这些措施增加了购房者的消费成本,是对‘购房热’浇了盆冷水。”樊邦勇说,贷款收紧对开发商影响也很直接,因为房产开发企业的大部分资金都来源于银行贷款,如果银行不断上调准备金率,发放的贷款比例减少量增大,对很多房产企业的资金是严峻考验。
关键词3:央企退出78家央企退出能否抑制高房价
3月18日,国资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央企地产业务的具体情况。国资委表示,除了16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外,还有78家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正在加快调整重组,在完成企业自有土地开发和已实施项目等阶段性工作后要退出房地产市场。
78家央企的退出意味着什么?孔祥虎说,这78家退出根本无法撼动央企垄断的局面,因为退出楼市的78家央企的综合实力远不及剩下的16家。银行提供给央企的信贷资金,从原来的90多家一下降到16家,资金流向的单一和集中可能会更加充实这16家央企的实力。而16家央企成为市场的主要供应者,房地产市场的资源会更加集中,商品房供应也更加集中。按照市场规律,市场供应过于集中,整个市场就更容易被控制。这样一来,房价向下的可能性会相对减少。(来源:消费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