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企业主骗取贷款炒楼
经过对60多个城市150多个楼盘的调查,赖伟民教授发现了不少炒房“秘密”:
骗贷炒房:
“别看我厂里的机器在转、工人在忙,可那是亏本的,但我得做给银行看,这样才能拿到贷款,才能去炒楼。”当听到有企业主这样描述自己的“生财之道”时,赖伟民大吃一惊。
“人民币升值预期、劳动力成本上升、出口退税减少、原材料上涨,加上金融危机的冲击,许多企业便顶不住了。”一些曾经是企业主的“炒房者”告诉赖伟民,由于国际国内的形势变化,一些传统出口型制造业陷入困境之后,停产观望,但他们又有强烈的投资冲动,楼市成了自然选择。
同时下单:
当“炒房者”要购买多套房产时,他便会面临较高的首付比例和房贷利率。因此,“炒房者”一旦决定买下多套房产就要同一天下单,由于银行的征信系统无法实时更新,“炒房者”所购的每一套房产都被当作“第一套房产”。
无本炒房:
开发商卖房时并不收取房款,只是挂个名,说明某套房产已经售出,等房价上涨后,买家便将房产抛售,赚取差价。这类买家常常是与开发商有利益关系的人员。
自卖自买:
开发商发动员工和朋友以按揭方式买房,一旦银行把房贷发放给开发商,由开发商控制的买家便把房产以二手房的形式出售。这不仅可以帮助开发商回笼资金,还有助于把房价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
阴阳合同:
在二手房交易中,如购房合同的真正价款为100万元,假合同做成150万元,三成首付,原本可从银行贷70万元,现在则变成105万元。
判断:已成击鼓传花游戏
房价高企不下,为何还受到追捧?
赖伟民与数百名售楼小姐、购房者的对话显示,有相当部分购房者以投资甚至投机为目的。“楼市新政出台后,二手房中介出现大量刚买不久的房子、没有装修的房子,以及同一个卖家的多套房子。”赖伟民说,这都说明楼市的投资气氛相当浓。
有北京购房者称,政府政策每次出台,对投资者来说确实会增加成本,可成本一增加,销售价格也会随之更高。
“炒房已经成为击鼓传花的游戏,只是谁也不信自己会接到‘最后一棒’。”赖伟民说。
建议:要引导资金进入实体经济
“需要正视和尊重资金的投资需求,抑制炒房的根本是要让这些资金有良好的投资渠道。”赖伟民说,“此次楼市新政有力地打击了‘炒房者’,但要让资金有效撤离楼市,还必须为它创造健康的投资渠道,特别是要引导资金进入实体经济,变堵为疏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据新京报
新闻提示
赖伟民,教授,今年40岁,是北京一所高校的经济管理研究学者。2009年初,赖伟民在各地讲课时发现,来自不同行业的企业家都对楼市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兴趣,而对企业经营反应冷淡。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带着疑问,他开始了调查走访。
从2009年开始,他实地走访了全国60多个城市的150多个楼盘。在与这些楼盘的“对话”中,他发现了炒房的重重内幕。
企业不过是贷款的幌子,哪有炒房赚得快!
上海一楼盘
降价40万无人接盘
目前上海市中心距世博园区最近的楼盘之一耀江花园(海上盛汇)正接受“国10条”洗礼,该项目周边的中介21世纪不动产西藏南路店业务员近日向记者介绍,耀江花园的少数房东已开始抛售手中的二手房源。新政之前,一位房东以400万元挂牌出售一套约100平方米的二手房,在新政出台后已将价格下调至360万元,期待快速成交。但潜在买家显然不多,目前仍未售出。
这不是个案。新政出台约十日,投资客集中区域已出现显著的价格松动。汉宇地产旗下100余家门店的最新调研数据显示:上海中远两湾城、仁恒河滨城等名盘开始阴跌。
上海市中心大盘普陀区中远两湾城是温州投资者集中区域。该盘在3月份最高挂牌单价上摸至35000元/平方米,而目前回落至32000元/平方米,跌幅约为10%。不少温州投资客表示,房价已达年度高点,准备逢高出手。2008年中远两湾城售价由年初的23000元/平方米跌至7月份的19000元/平方米,跌幅超过17%。
供求关系一夜逆转。与半月前积极入市甚至抢购的情绪相比,房东方立场松动。约27%的卖家愿意接受议价,这与10天之前的傲慢情绪形成强烈对比。
在投资客同样众多的联洋社区,挂牌量暗流涌动成为市场的另一个风向标。4月份,备受投资客推崇的仁恒河滨城月份(不足全月)新增挂牌量33套,环比3月份全月已增长了32%。
随着政策不断出台,不论是自住型购房者还是改善型、投资投机购房者都暂停或者暂缓了入场的步伐。汉宇地产市场部最新统计显示:门店人均带看量连续4周下滑,目前人均周带看量仅6组,一人一天平均不到一组客户。而带看量是成交量的先行指标,所以可以预计4月中下旬及5月份上海二手房市场成交量会出现大幅下滑。
楼市是否重回疲态?美联物业针对300位近期前来咨询的25—65岁客户进行心态调查:近四成被访者表示暂停买房计划。以改善住房条件而入市的购房者高达50%,作为此次房贷新政受到主要影响的群体之一,他们对新政非常敏感。被访者中45%的客户希望在此次房贷新政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调控力度,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杜绝炒房。据第一财经日报
娄刚:房价跌
不影响经济增长
摩根士丹利亚洲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娄刚26日在上海表示,目前中国的高房价对中国经济发展存在三种抑制,未来房价若在一定程度内下跌,将不会影响中国经济增长。
娄刚表示,目前,高房价对中国经济产生了抑制消费、抑制生产要素、抑制投资等三方面的负面影响。首先,高房价支出在居民可支配收入中的占比越来越高,抑制了居民消费能力;其次,高房价使得大城市生活成本增加,增加了企业在招工等方面的生产成本,抑制了企业生产要素;另外,在房价不断攀升的情况下,房地产开发商捂盘惜售,开发建设的速度放慢,使得固定资产投资被抑制。
对此,娄刚表示,若中国内地房价未来在一定程度内出现下跌,将不会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增长。
杨毅沉 (本文来源:南京报业网-南京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