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4月17日,“新国十条”的出台给极速狂奔的房产市场套上了缰绳。
一个月过去了,新政究竟带给房地产整条产业链怎样的影响?而在这条链上的从业人员生存状况又如何呢?5月14日,新政执行一个月的这一天,本报记者跟随房地产产业链上的上、中、下游企业负责人,记录了他们一天的生活,不可否认,“新国十条”出台一月,他们的生活也正在因此而改变。
▲房产商
“会议多了,对未来谁也不清楚”
杨忠(化名)一大早来到办公室,看了这一周的销售数据。作为外地来成都的一家大型房产开发商的副总,杨忠手里还有两个盘正在销售,“新国十条”一出来,看房的人确实少了。
相比新政执行之前,杨忠每天的生活也有了变化,就是会议多了起来。“经常开会,总部还有视频会,公司也经常开。”杨忠坦言,其实他们公司自己都没办法预言市场,开会都在商量对策和分析市场,或者是销售培训。他私下也和很多房产老板交流过,“大家对于未来确实很担心,但现在谁也不清楚结果。”
▲中介公司
“买卖双方都在耗,自己不过是空赔笑而已”
上午9点30分左右,杨彬(化名)被手机铃声弄醒了。昨晚在公司开完会,都快10点了。会后,他又和同事去吃宵夜,大家互相倾诉着做房产中介的不易。酒毕,已是凌晨。电话是媒体的朋友打过来的,杨彬想了想,没有接。公司开会三令五申,敏感时期,任何人不得单独接受媒体采访。
杨彬快速起床收拾妥当。给昨天约的客户打了电话,一起去看双楠的一套二手房。这个客户已看了七八套房子了,还不愿意下手。每次都那句话:“这价格肯定还能再少点,现在不卖,将来更便宜。”而房主一律不愿降价:“就成都这个行情,降了也会涨回去的。”杨彬觉得,双方这么耗下去,他不过是空赔笑而已。果不其然,看完房子,客户仍不愿给个确定的话。杨彬想,不如趁这段时间好好休息一下。反正前两个月行情好的时候,他也赚了两万左右,基本上能维持一段时间的房贷和日常支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