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去房地产化”去得了吗?

1楼
方寸 发表于:2010/5/30 12:03:00
  内容摘要: 包括房产税在内的各种楼市消息真假莫辨的背后,是人们对调控政策的雾里看花。中国经济要"去房地产化",把房地产由一个投机炒作为主导的市场改变为一个居民住房消费主导的市场。在中国,每增加1亿元住宅投资,其他23个相关产业将相应增加投入1.479亿元,在增加国民生产总值和提升就业率上,自有其无可比拟的巨大优势。
  包括房产税在内的各种楼市消息真假莫辨的背后,是人们对调控政策的雾里看花。有分析认为,"国十条"与以往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不同,其核心内容就是要改变当前房地产业的性质,房地产不是支柱产业,不是经济增长及追求GDP的工具。中国经济要"去房地产化",把房地产由一个投机炒作为主导的市场改变为一个居民住房消费主导的市场。
  毋庸置疑,近十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除房地产业拉动,呈现出过度"房地产化"的结构特征和住房刚性需求的表象:房价过快高涨、地王不断涌现、社会诟病增多。正如此,一些专家、学者建议,目前,"国十条"等调控房地产政策的出台,"去房地产化"可谓正当其时。
  有的业界专家认为,中国房地产业从起步开始,就与城市化进程捆绑在一起。1997年左右,中国城市化率刚刚实现30%的水平,进入加速期,而住房改革正好同步进行,房地产业的起步、加速,是伴随着城市化而进行,这是一个特定阶段的特殊现象。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提升,房地产业的地位可能会被淡化,成为一个普通的产业。房地产业不可能永远扮演支柱产业的角色。
  这是"去房地产化"中比较典型的观点。实际上,"去房地产化"其实质是否定房地产作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地位。房地产本是产业分类中建筑业的一个分支,是不是可以称为"支柱产业",理论界始终有争议。而近期房地产是支柱产业提法的淡出与"国十条"等调控房地产政策有关。不过,这些政策只是反映了经济发展思路的转变,并不是否定房地产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事实上,房地产是国民经济必不可少的一门基础性行业,其上下游产业链条拉得很长,没有哪个行业能像它那样牵一发而动全身,直接或间接地引导和影响很多相关产业的发展。虽然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有争论,但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却是不争的事实,况且,各方面对房地产的依赖性也很大,因为房地产有直接联系的产业多达60多个。
  在中国,每增加1亿元住宅投资,其他23个相关产业将相应增加投入1.479亿元,在增加国民生产总值和提升就业率上,自有其无可比拟的巨大优势。从国民经济的角度看,楼价大幅下降,必然导致开发企业看空后市,房地产投资、新开工数量急剧下滑,导致上下游产业的经营、就业都出现影响。
  有人说,房地产的发展会挤压其他方面的消费。实际上,居民购房就是消费,而且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人生最大的消费。房地产不但自身是消费,而且还带动了诸如装修、家具、家电甚至汽车等其他相关方面的大量消费。当然,对经济能力有限的人来说,进行了购房消费可能压缩其他方面的一些消费,这也是正常现象。
  2009年,在约12万亿的国民消费总额中,房地产消费占到了40%左右。以目前的城市化水平,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加速时期。城市化率处于30%至70%之间时,城市化进入加速阶段,目前中国城市化率是46.6%。这就意味着居民买房需求依然存在,其供求逆转的根本性拐点难以出现。
  以北京为例,外来人口成为该市城市人口增长的绝对主体。大量外来人口,特别是外来富裕人口,形成了对北京房地产市场的一大需求主体。目前,外地人占到北京购房总数的50%,说明城市化对一线城市房地产发展的重大影响。然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房地产调控的难度。换句话说,房地产关乎国计民生,也在很大程度上要求调控只能使楼市"软着陆"而不能"硬着陆"。
  从这一点看,"去房地产化"在短期内是难以实现的。实际上,"国十条"等调控房地产政策主要意图并不在压缩房地产业,而是为了防止房价过快上涨,使房地产市场回归平稳健康的状态。因此,如果将"去房地产化"表述为"去房地产泡沫化",或许更符合原意,但将"去房地产泡沫化"表述为"去房地产化",不仅是简单的概念变换,而且如果作为政策选择的倾向性解释,将会出现严重误导。
□ .邱.林  .中.国.经.济.网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0498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