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新华社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官方的国家通讯社,是国务院直属的事业单位,说它是中央的喉舌一点都不为过。犹记得3月底4月初楼价一路狂飙的时候,新华社连发六篇评论,直指高房价和土地财政,当时笔者就预感可能中央要有调控下来了,但没想到出台的是这么严厉的政策。随着各地政策细则的温柔出台,新华社再次发文,暗示楼价不降就会再出调控,很有可能这是在为下一个政策出台搭桥铺路。
新华社再次发文,房产税或许成真
而这个最可能的政策就是房产保有税。房产税的消息也不断的在各大媒体头条进进出出,究竟出还是不出扑朔迷离,使得百姓一阵惶恐,想买又怕出税,不买房价万一又涨,纠结万分。而据5月31号的最新消息,国务院同意发展改革委《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该《意见》指出,要出台资源税改革方案,逐步推进房产税改革。
再结合在这个消费者对中央政府的调控是否会起效,中央政府能否协调好地方政府的利益的纠纷开始产生不信任时,在这么一个调控多事之秋,新华社作为党和国务院的喉舌,出文拷问地方细则,可以想见,中央是准备出真格了。不管之前关于房产税的流言蜚语是不是烟雾弹,但在这个时刻,从新华社对楼市后期走势的预判以及中央所显示的调控楼市的决心来看,房产税看来是不可避免的了。
开发商两致命错误,或致中央出台房产税
而开发商为求销售,在背后给当地政府以压力,在舆论上给百姓以压力,大肆宣称调控“软着陆”,以信息不对称来误导消费者,想尽快破除观望坚冰,促成销售。开发商犯了两个致命的错误,一是认为地方政府有能力保护其相关地产利益集团的利益,二是认为中央政府在全球经济可能二次探底,欧洲债务危机情况下,出口不振,更不可能持久严厉的打击房地产行业。
错误一,在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博弈的过程中,认为地方政府有意愿并有能力维护其集团利益,实际上,在目前国家权力博弈中,地方政府的权力还不足以公然和中央政府叫板,只要中央决心严厉打击楼价,并给地方政府安排好新的财政收入来源,加快改革地方财政结构,比如说房产税所得收入地方和中央各分多少等等。那么开发商和地方政府的暂时“利益联盟”会不攻自破。
错误二,认为中央政府为顾全全国经济发展,在世界经济发展态势不明朗,欧洲债务危机升级,国家出口速度进一步加缓。不可否认,欧洲的债务危机对中国的出口确是产生不小的影响,但自从08年金融危机之后,出口在对GDP的贡献中作用已经不突出了,所以这段时期的影响只是降低了民众对出口的预期,并不会对我国经济产生过多的负面效果。而在内需上,虽然去年房地产的确是贡献较大的,带动了钢铁、石材、装饰等上下游产业,但这次政府在打压房价的同时也推出史上最多的保障性住宅用地,这些地块一旦投入开工,对上下游的产业也会有很大的拉动,经济发展不会因为部分开发商的囤地而停顿。所以中央政府还是有底气来强制限制楼市的不正常发展的。
由此可见,这次的新华社发文,完全有可能是在为开征房产税提前给地方政府和开发商信息,借助舆论来表明自身的立场。当然,房产税的征收也涉及到一系列的问题,如价值如何评估、从第几套开始算、税率如何制定等问题,应该没那么快推出,但会推出这是毋庸置疑的,预计如果十一期间价格还未有利民的调整,房产税那个时候应该就会面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