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楼市春天派”辉煌起自2008年。上一轮楼市舆论与政策乱像,造成了08年无限的萧条。如果不是08年9月16日雷曼兄弟倒闭,07年9.27房贷政策不会结束,刺激政策不会产生,中国经济陷入全球金融危机的泥潭不能自拔。
我们无疑是以最小的代价:4万亿中央财政投资,以地方基本建设的提速,以房地产支柱产业的迅速回暖,使得中国经济率先走出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然而,由于违反市场规律的调控政策,造成了供应量的连续多年的下降,双紧政策更是一直加剧着这种供需失衡,而舆论乱像更是造成80后群体的“天上掉馅饼”的心态错误的,以为保障房的意思是全部产权房的轻松获得或者分配。实在不可理喻!
我们无疑是错误的居住理念造成的千军万马挤商品房独木桥。而巨大的刚性婚房需求,对应的是极度萎缩的土地供应,自然造成了地价的暴涨,拆迁安置成本的上涨。而有限的供应和垄断的单一渠道,使得获取土地的难度越来越大。面粉涨了,我们的舆论和政府要求面包不涨,如何能做到?
也就是讲述着上述房地产行业的真相,成就了任志强陈宝存董藩朱大鸣为首的“中国楼市春天派”。专业化的视觉,对行业与经济全局的准确把握,使得“楼市春天派”成为准确预测的代名词。而对应的唱衰派专家,却越来越失去市场。
我们能看到的是衰派或曰“泡沫派”专家队伍何其庞大。但是很显然,所有泡沫派专家均为对行业规律不能准确把握的业外人士。不必提谢易与三剑客,他们的预测失准已经被广大消费者所熟知,而且逐渐被理性消费者抛弃,而追捧他们的基本是与购买商品房无缘的人群。
除了他们之外,美其名曰经济学家的中国楼市泡沫派专家自02年产生,魏杰、直至最近崛起的李稻葵,把中国楼市的泡沫持续演绎发扬光大。但是,他们注定和谢易三剑客一样,成为市场的笑柄这是一定的。
在又一轮基于打压楼市的调控政策来临之时,任志强洋洋万言的博文《这只是个开始——我对国发【2010】10号文件的解读》,拉开了对不理性违反规律的楼市新政的批评过程。接下来的《本末倒置》、《为什么是房地产》《何须愤青几套房》《残疾的市场到底能走多远》《政治当头》《即使合法也要先合理》,无疑成为市场的知道方向。
再看董藩教授,《国务院或地方政府开征房产税(物业税)均涉嫌违法》这一批评文章,把重庆上海等地对持有型物业(房产税)的违法行为摆在台面上。而舆论对董藩教授的支持,我们在博客回复上看的异常清晰。
朱大鸣博士的最近博文,对错误的政策导致的错误预期予以揭示。《出让金不返还30年也征不了房产税》、《李稻葵误导央行更把中国引向深渊》《上海市政府征收房产税是不是违法》,把政策大于法的非法制真相对市场与经济全局的负面影响讲述的相当明白。
自国十条之后的我的文章,《宏调政策能适用冷热不均的市场吗?》《供需双方观望会使新政效力大打折扣》《中国房价未来五年将上涨30%—50%》《市场观望受害的首先是建筑行业与农民工》《楼市新政是非典时的白醋,房价治理需要疫苗》《北京新政把“买不起”扩大为“租不起”》《应当解决“租不起”,不该解决“买不起”》《新华社评指责地方政策温和没有道理》《新政月半,房价暴涨的因素正在强化》《炒房无罪,30岁以后靠工资活着是耻辱》等等文章,除了对政策的过火予以批评之外,还含有对居住理念的合理引导。
不改变居住理念,在土地供应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的情形下,鼓励市场轻松购买产权房的预期,这是相当有害的。遏制部分城市的房价涨幅,被市场和舆论曲解为房价大跌,实在是泡沫派的不理性造成的。中国楼市无泡沫。房地产市场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在20年的转型期也是不可替代的。轻言转型,寄希望于立即转型,对宏观经济全局也是有害的。
我们关注城市白领和夹心层的住房问题的同时,忽视了就业,忽视了广大中低收入人群的就业,而这部分几乎占全国人口80%的城市产业工人、农民工、新进入城市的大学生与目前还在农村的农民,生存是他们的最大问题。富士康事件,我们过多的指责郭台铭为代表的资方,但是我们忽视了最基础的为了生存的就业问题。
而我们的保障房建设,基础却是对农民土地权利的剥夺或者低价征用。这是没有道理的。我们想达到的社会和谐和稳定,最关键的不是城市白领,不是他们的住房梦,而是最低收入群体能稳定生活,而城市产业工人和农民的收入水平提高,才是中国市场摆脱危机的基础,其余都是在舍本逐末。
我相信中国的建设一定是高速的,我们不但是楼市春天派,也是中国春天派。确实,我们的改革开放进程中,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中国的经济转型也是必须要做的。但是,我们没必要轻看市场的变化。中国的日新月异,房地产行业的建设者一直也是排头兵,中国城市的亮丽和居住水平的迅速提高,主要来源于98年开始的房地产市场化改革。历史,书写的这个十年,一定是公正公平的。是积极向上的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