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十条”新政出台后,房地产界震动不小,但种种迹象似乎在表明,楼市出现的是量跌价挺,房价并未受到实质影响,于是征收房产税成了期待。5月31日公布的《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逐步推进房产税改革。这使房产税开征的预期正逐渐明朗。那么,房产税能成为楼市调控的“救命稻草”吗?
房产税“呼之欲出”?
自4月17日“国十条”新政出台后,一些大城市如广州、重庆、深圳等都相继出台了实施细则,但一些地方的房地产调控细则显然没有预料的那么严格。像广州市公布的楼市细则中并没有规定限制购房套数、征收房产税、停止三套房贷等严厉的政策;重庆公布的楼市调控细则中也未提及限购、扩大房产税征收范围、停止三套房贷等政策;而深圳版的“楼市十三条”中,也没有传言的“比中央更严厉”的措施。这让开发商和购房者对国家的房地产调控是真调还是假调、是长调还是短调充满了疑虑和观望,甚至认为会像历次调控那样,最终只会带来房价更猛烈的上涨。
于是征收房产税成了期待。房产税的预期逐渐强化,被视为抑制房价快速上涨的重要手段之一。房产税是以房产为征税对象,按照房产的计税余值或出租房产取得的租金收入,向产权所有人征收的一种税。
事实上,房产税在我国并非一个新的税种,有关房产税的改革也由来已久。
2005年3月财政部就曾明确表示,我国目前在房地产保有和交易环节税费偏轻,问题严重,今后一段时期将重点推进房地产税改革。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就已经明确要研究开征房产税,只是到现在还未最后进入立法程序。
今年1月7日下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要求“加快研究完善住房税收政策,引导居民树立合理、节约的住房消费观念”。4月,财政部将“完善房产税制度”列为其2010年工作要点之一。
4月17日下发的 《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要求,发挥税收政策对住房消费和房地产收益的调节作用。财政部、税务总局要加快研究制定引导个人合理住房消费和调节个人房产收益的税收政策。直至此次,国务院通知再次明确“逐步推进房产税改革”。虽然房产税改革时间表仍未明确,房产税改革的具体内容、征税对象、税率等尚未公布,但显然市场预期正在逐步明朗化。
对楼市影响几何?
“新国十条”虽然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楼市政策,但未涉及到税收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此次明确逐步推进改革的房产税政策能否起到降低房价的作用让人期待。
中国指数研究院的调查显示,4月以来,北京、深圳、上海、杭州等城市的住宅交易量下滑达50%—80%;选择延迟购房或暂时观望的购房者超过60%,广州、天津等地甚至超过80%,且大多数购房者预期房价将下跌。但上述调查同时显示,购房的刚性需求依然存在,如果房价回调至合理心理价位,大多数购房者还是会选择出手置业。
过高的房价,一方面加大了老百姓安居成本,另一方面也成为中国经济的巨大风险所在。在阶段性的行政手段和信贷政策效果难言明显的情况下,房产税的推出,无疑成了稳定房市、打压房价的“救命稻草”。
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城市营运研究中心主任高海燕认为,中国楼市能不能摆脱“短期调整、快速反弹”的“宿命”,完全在于政府部门如何用“长效机制”来稳定来之不易的调整预期,而不是出台短期多么强力的措施。因此,税收工具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房产税是一个最快、最现实的办法,它对压缩房地产需求中的“投资比”应该具有很明显的抑制作用。
中房指数研究院研究总监曹旭东认为,近期有关房产税的消息很多,显露出“隐而不发”的状态,这对市场的威慑力实际上是最大的。
受“房产税”消息的影响,上周沪深股市流通市值一周减少逾3%。其中,地产股、银行股带动股市跌入新低,地产股估值已接近2008年底的水平,这样的快速反应已经说明了这一点。有媒体报道称,由于市场交易量的低迷,“带头大哥”万科从6月开始在全国范围降价。并且,万科在北京、苏州、广州等地的部分楼盘已经进行了变相的价格调整,而这一次的调整将是“更大规模的价格调整”。
不能指望“一税就灵”
业内人士认为,房产税对楼市短期利空明显,但长期则有助于抑制市场泡沫、促进稳定健康。但另一方面,又不能让房产税承受过高的期待。目前的房地产调控形势依然严峻的原因是尚未解决根本性问题,房地产调控不能指望“一税就灵”,必须要打“组合拳”,确保抑制投机,增加供应,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等各项措施“多管齐下”,使房地产业和经济、民生问题的关系回归于健康良性。
首都经贸大学税收研究所执行所长丁芸也认为,利用税收手段来调控房市,增加持有房屋的成本,肯定会对市场带来影响。然而,房产税等相关税收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可能更多的是心理上的作用,不能过高估计税收在房市调控中的作用。
实际上,除了宏观政策调控,要解决房地产的核心问题,关键在于解决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问题。中国社科院财贸所研究员杨志勇认为,短期内房产税对抑制需求能起到一定作用,但要合理引导住房市场的发展,还要为非自住需求资金寻找出路。在短期遏制投资投机需求的同时,调控应转向大规模扩大有效土地供给。一方面加大城市土地供应力度,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农地流转制度改革,让农村集体土地合法地面向市场,满足多层次住房需求。供地多了,竞争程度自然会提高,房价的稳定也是可以预期的。这才是房地产市场的治本之策。
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白景明则认为,房产税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方面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完善房产税税制;另一方面,要随着财税制度改革的深化不断健全房产税税制,并针对收入分配变化格局调整房产税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