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让楼市“鸡犬不宁”的二套房和两种税

1楼
方寸 发表于:2010/6/9 13:38:00

鸡犬不宁的二套房和两种税

购房者,如今冷静下来。楼市调控,还有多少政策要出?房价真的能跌吗?楼市会变天吗?虽说房地产行业是临时支柱产业,盖房子谁不会?但就是这个盖房子刮取了国民一辈子或几辈子的血汗。有意思吗?有意思。最近一个多月,不断创新的新剧目把房产两税推向高潮,有关开征物业税或扩征房产税的传言搅得国内鸡犬不宁。媒体忙着造谣,政府忙着辟谣,公众忙着求饶。都说谣言止于智者,如此折腾下去,智者必是愚者。

清晰的产权和信用是现代都市的两个核心,如果没有清晰的产权保护,又没有完善的信用体系,所谓的市场经济恐怕是天方夜谭。

政府信用是社会信用的基石,这次债务危机的背后是政府信用危机,所以政策一定要合法、科学和连续。

在缺乏法治约束和民主监督的情况下,企业和公众只好揣摩圣意,诱导媒体炮制出许多虚假新闻,违背媒体的专业精神。

影响力越来越大的网络更是如此。网络媒体走的是商业化发展道路,靠炒作起家,自己制造新闻,几乎不受伦理道德的约束,随心所欲,好像也不需重视自己的口碑。

与此同时如果政府缺失信用、政策反复,就会导致公众对消息的饥渴,网络时代对公众的辨别力和选择力是个严峻考验。先是将信将疑,继而搜寻确认,在消息的海洋里左冲右突,最后基本失去了判断力。(炒股的就完了)

以房产税为例,“三年之内免谈房产税”,只是发改委下属研究所一个研究人员的个人观点,而且,税收政策调整也非发改委的职责,根本不值得被大书特书。但是,政府出尔反尔,网络媒体的渲染,加上公众的喧嚣,共同制造了一个假说。都说事实胜于雄辩,但我们往往在没搞清事实前,就已经开始雄辩了。

最近在多重利空的作用下,楼市上冲的动能已经接近释放殆尽,顶部的势能正在衰减。这个时候再来一剂猛药,楼市就可能直接躺着玩了。按理在调控效果还没有得到确认之前,应该不会出这个狠招,可是乱市用重典哦。

但是随着媒体越来越绘声绘色描述,乃至援引政府部门某些负责人的发言,言之凿凿信誓旦旦,具体到报批动向,如何界定,税率多少都很确切,不由你不信。

之所以会提出房产税,是为了替代物业税。为什么?前面的文章我讲过多次,物业税最重要的是包含了70年一次性收取的土地出让金。按照现在楼面价在房价中占到2/3以上的比例,将70年的土地出让金分摊到每一年,按年收取1%还是公平合理的。但是不收取土地出让金,直接损害地方政府的利益,也有伤国体。是一次收了70年的合算还是按年收取合算?谁也不是傻子。所以物业税这个东西在地方政府那里完全没有卖点,以至于物业税空转了这么多年,连以家庭为单位查清拥有房产的数目都做不到,真的是空着没转。

于是有了智慧结晶。物业税行不通,就弄出个房产税来。好处是不需要经过立法,原来就有,可以立刻拿来用,降低房价。里面剔除了最大头的土地出让金,物业税摇身一变成为房产税,按说刨去包含的土地出让金,税率应该很低才对。可是现在宣传的是0.8%,还是按照评估价。

这是什么概念?就是说某个家庭两年前买了套大房子,这些年没买房没卖房,老老实实住着。就如我写的《凤炒凰》,一觉睡醒,发现这套100万买的房子现在价值300万了,因此每年要交24000元的税。按照目前京沪等地1:500甚至更低的投资回报率,买套房子自己住跟租套房子差不多。这个房产税就是房子的“管理费”,其本质就是在卖给你之后再从你身上刮一笔,把同一样东西卖给你两遍,甚至包括你的后人。

用物业税代替土地出让金,虽然清晰了产权,可便宜都落到了开发商手里,又不能惠及百姓。任何一个政策要发挥作用,都需要相关措施的配合,否则炒作就成风。如果配套的保障性住房能够实施到位,市场就由不得卖方说了算。供求关系一旦扭转,同时配合多套住房交易的累进交易税和提高信贷门槛和成本,房产失去快速换手的可能,自然也就没有人来炒。那政府的让利就能传到老百姓的手里。

至于说立法程序回头等到两会再补个过场,照样推行。所以这个不是程序,而是诚意。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0938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