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细则从宽对中央不好交代,从紧担心长期影响上海的经济大局,还不如拖,拖从目前来看已经基本快要达到了从严的效果,只要大家再耐心点。只要效果基本让中央满意了,从宽的细则就出来了,毕竟长期来看房地产上涨的势头终究是不可阻挡并且对经济的贡献也是不可或缺的,从中央到地方只要加大力度认真落实保障性住房和廉租房建设,民众对于高房价的怨愤会慢慢消散,高房价就不会成为社会稳定与否这一大局理由。
政策“真空”楼市茫然开发商难以定价 购房者不敢出手
“靴子”不着地,楼市找不着北。由于上海细则悬而未出,市场处于“真空”地带,开发商纷纷延迟开盘,购房者迟迟不敢出手,楼市陷入“双双观望”。
调控新政出台当月,上海楼市就迎来了久违的开盘高峰,4月实际开盘量达到65个,5月预计达80个,但延迟开盘数也达到了高峰。统计显示,4月有17个上市新盘延期。与之前开发商捂盘惜售不开相反的是,如今的成批量延迟是因为“难定价”。闸北某楼盘悄悄从5月开盘名单中撤了出来,原因就是内部对价格还未达成一致。原本定价3万元均价,政策一出,开发商赶紧调整计划,连做两个定价方案,分别比原价格降了2000元和2500元。至今,以何价格开盘仍悬而未决。已开盘楼盘中,也有不少为价格而“左右摇摆”的。宝山某楼盘真打折了,却遮遮掩掩,不愿承认。既怕搞促销引起前批客户“反毛腔”,又怕促销价定错了,难道今后要一降再降?某业内人士称,近期开发商在定价策略上显得比较矛盾,一方面不想大幅降价,另一方面又想保持稳定的成交,因此,大部分开发商都是采用打折、特价房等方式来变相降价促销。“其实折扣也只是限于某些楼层、户型的产品,并非所有房子都特价。”
与开发商同坐一个阵营的购房者,观望情绪也越发浓重。5月至今,一手房共成交7478套,二手房预计成交万套以内。 “楼市新政发布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不少卖房人已经渐渐接受了现在的市场状态,价格自然降了下来。 ”古美路一家中介的业务员王先生告诉记者说,虽然不少二手房价格实际上已经降了下来,但是购房者显然并不买账。 “现在每平方米比原来降一两千是很正常的了,曾经遇到降价最多的一套房,比原来少要了40万元。但现在有的购房者却认为房价还没有到底,所以不着急买,还有的在等更进一步的楼市新政出台,都担心买贵了。 ”无论售楼处还是中介门店,接待的购房者咨询的比买的人多。
分析师表示,由于目前仍处于中央政策的“消化期”,到底是“全部吸收”还是“消化不良”仍是未知,加上“上海细则”政策吹风一会松一会紧,购房者和开发商深度观望也就不难理解。对于购房者来说,短期房价有泡沫成分,但也有上涨动力,所以要看清形势才敢下手。对于开发商来说,资金压力不大的话,就可以放长一段时间再卖,到时的回报率会更高,如果资金压力大或追求现金流的话才会降价,但这也要看清形势找到底线再降,避免多次调价给原有客户造成不利影响。
各方共盼房产细则早日出台
“一只靴子已经砸下来了,另外一只也快点落吧。 ”上海细则 “待产”,楼市观望情绪蔓延,成交量急剧萎缩。无论是开发商、中介、还是买卖双方,都在盼着细则早日出台,尘埃落定后也好早作决断。
观望成了当下楼市的关键词。中原地产副总经理陈宇珏用“暂停”形容当下的楼市,她认为目前买卖交易量肯定是不正常的,只不过细则不出来大家都不敢动。“很多客户想买,不但是等价格,更是等政策,贷款、保有税、面积还是人均等等。”
“政府如果有细则应该尽快出台,这才可以让整个市场比较健康。”陈宇珏的观点代表了当下的主流观点。一直“干打雷不下雨”的细则成为当下各方共同期盼的焦点。
资深房地产研究员凌嘉琪则预测,公布时间当在中美第二轮战略和经济对话结束后10天内,也就是6月上旬,内容上将避开房产持有阶段税收。
开发商开始分化
开发商也在焦灼地等待细则出台。一位金山的开发商表示,自打新政出台以来,自家楼盘成交已经进入停滞状态。“一只靴子已经砸下来了,另一只也快点落吧,早落早安心。 ”
也有 “屏不牢”的开发商开始“理性定价”。上周热销楼盘成交面积的第一名“上海印象欧洲”,开盘热卖,一周卖了147套,根据CRIC系统数据显示,成交均价为2.0992万元。一位房地产研究人员告诉房地产时报记者,该盘原来定价在1.9万元(毛坯)-2.3万元(装修),后来在新政的背景下,重新定位,开盘价变成1.7万元(毛坯)-2.1万元(装修)。开盘当天就卖掉一半以上。
但是这样的开发商仍是少数,更多的开发商“不差钱”,手握现金,买不着地。越卖“存粮”越少,当然也就没有降价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