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高位接盘折本退场
跟小明相比,李先生不算幸运。他今年初以160万元的价格购置了北纬40度76平米的一居室。“回国休假,看到北京房价飙升,前景大好,就想炒房赚点钱。”李先生一直在国外工作,今年初回国休假时看到周围的朋友都在谈论炒房赚钱,手里刚好有些闲钱,想也没想就投了进去。“当时北京的楼市实在太火爆了。我一个朋友炒房,一年就赚了一辆宝马车。”
李先生本打算等今年房价再涨一些的时候就卖掉,谁知好景不长,随着出国日期的一天天临近,在李先生打算出手的时候,国家出台了调控楼市的政策,一度火爆的市场急速冷却。“我所有的积蓄都买了房子,出国还等着用钱呢!”急于套现的李先生,决定以190万的价格卖掉这套房子。李先生说,这比他当初的心理预期低了一大截。
然而,随着市场观望情绪不断加重,房子迟迟没人接盘。无奈之下,李先生不得以不断地降低心理预期。最终,以150万的价格卖掉了房子,算上各种费用,他赔掉了20多万元。“折腾了一圈,不仅白忙活,还亏了。”李先生说现在看到房子心里就觉得堵。
购房者无意抄底“差不多”就出手
“10万、10万地降,开心”
在某企业做公关主管的小郭说,在老婆的“要求下”今年一定得把房子买了。最主要的原因是楼市行情看跌,“凑凑可以买得起。”除了结婚后的刚性需求,在调控一个多月来,他租住地周边房价一直在下跌也是支持他买房的条件。
小郭租住在地铁四惠站附近,四惠周边以及朝青板块的新房、二手房都是他关注的重点。“本来一个多星期前就能买到一个二手房”,小郭说他看好一套四惠东地铁附近50平米一居,这套房4月份新政刚出后总价是165万,一个月内就跌到108万,“我正准备把这个事儿定下来时,就接中介电话说,有个业主抢在我前面以103万买下了”,小郭有些遗憾,“房主主要是着急出手,机会难得。房子没有问题,没有遮挡,南向。”
不过,接下来的经历,让他坚定了继续观望的信心。小郭还看好的青年汇小区一处60平米一居室,“10万、10万地降啊,我很开心”,小郭介绍,在他看房的近一个月来,这套房子的挂牌价从185万掉到175万,目前已经掉到了165万。“10万块钱可就是一个普通白领一年攒下的钱呢”。
“我觉得这套房子还能降,我再等等”,至于出手的时机,小郭说,很多人都说8月份会降价很多,但是“很多人说”的真不一定对,“我想继续跟踪一段时间,如果有合适的房子,自己感觉差不多就买了”。
在小郭看来,不能一味等待抄底。他的一个朋友,2008年底房价下行时开始看房,2009年春节后看中了东南四环的一套小三居,110万。“那朋友老想着抄个底,后来一拖再拖,到了5月份,市场已转好了,买了同个小区的一套两居,比之前那套小了8平米,还贵了40万!”
停涨,瞄准品牌房企楼盘
魏老师不缺房子住,儿子刚上大学,自家住在西边的豪宅中,“给儿子买婚房”是魏老师此轮楼市调控中死盯着市场的原因。虽然,在别人看来儿子距离结婚还有一定的时间距离。“不排除是投资房”,魏老师说。
按照魏老师的实力,50%的首付对于她来讲不成问题,“有好房子给推荐推荐”,这是魏老师最近逢人常说的话。
“最近看了几处开盘的新房,开盘价格确实是比此前宣传的低了,但是我觉得还没到底儿”,魏老师说,“我看到很多已排号的人最后都没买,我攥着号也犹豫了,最后没买,因为确实也不着急住。这要在两个月前,摇上号我肯定拿下啊”。
在什么时候抄个底儿这个问题上,魏老师说,没主意,就挑保值的产品。她瞄准了近2个月开盘的几个品牌房企的产品,“等中意的项目开盘,我差不多就出手了。房价现在不涨了,可我觉得到了我儿子那个时代它也得涨,抱着怎么抄都是底儿的心态,我就不会太在意万一买上房后短期内的跌价。”
- 有数为据
5月纯商品住宅期房日均成交量降6成
根据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数据显示,5月26日,北京期房住宅签约48套,扣除20套限价房,纯商品住宅签约只有28套。截至5月26日,5月份北京纯商品住宅成交套数只有“两位数”,已经“上演”16天。而这正是本轮新政之后楼市下滑的一个表现。
今年4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政策措施,由此拉开了新一轮楼市调控的序幕。随后新“国十条”出台,到了4月底,北京地方版新政细则十二条出台。而从此轮调控开始后,楼市成交量应声而落。根据中原地产统计,4月下半月纯商品住宅期房签约3097套,比4月上半月5095套下降39.21%。4月全月日均签约量为273套。而5月1日至26日,扣除政策房,北京纯商品期房住宅签约2904套,日均签约112套,比4月全月下降59%。
和2007年-2008年的上一轮调控相比,这一轮楼市反应更为迅猛。2007年8月7日,国务院下发《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明确“7090”政策;9月27日,央行与银监会联合发出《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要求第二套住房首付不得低于40%,利率同时提高10%。
2
楼市新政吓退投资者余钱何去何从
4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措施,拉开了本轮楼市调控的序曲。之后,针对投资性购房的抑制政策相继出台,令许多房产投资者望而却步。但是,面对“蒜你狠”、“豆你玩”们带来的通胀压力,这场存款与通胀之间的拉锯战,应该何去何从?
买房
在余锋眼中,任何投资品都比不上房产更能带来稳定而客观的收益。他今年33岁,在重庆主城已经贷款购买了两套房子,一套自住房在龙湖紫都城,另一套在江北的平安摩卡城市,每月能收到900元租金。
今年年初,当余锋的银行存款再次超过30万元的时候,他又开始物色新的投资品。这一次,他看上了位于南坪的一个新开楼盘。这个楼盘的小户型公寓位于城市核心,本身交通就很便利,还有轻轨3号线正在建设,楼盘比邻城市核心区,有很完备的自身配套,不仅有很高的升值潜力,也容易获得稳定的租金收益。
4月,这个楼盘如期开盘。那一天,该楼盘销售中心涌入近千人,余锋很幸运地选中了一套约42平方米的一室一厅。因为是第三次贷款买房,余锋准备做4成首付,算上各种税费,大约需要首付27万元。
余锋没有犹豫,很快交了定金。在他看来,这是一笔稳赚不赔的生意,交房之后可以迅速脱手出租,等过几年周边配套完善了,这套房子可以高价卖掉,“比存到银行等贬值好多了。”余锋说。
退房
出乎余锋预料的是,风云突变。
4月14日,国务院开始部署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措施,而关于第三套房暂停贷款的消息在坊间传得沸沸扬扬。余锋四处打听,得到的消息是,贷款可能还能放下来,但利率会提高20%到30%,甚至更高。
余锋仔细测算,即便提高利率,仍不会对自己的生活产生太大的影响,而且按余锋的话讲,“多出来的按揭,完全可以转到租房客身上”,但报纸、网络上充斥着对本轮房产调控的各种解读,媒体和专家用近乎一致的口吻表示,国务院的政策走向已经很明确,将严打投资性购房需求。而且从本次调控的力度和政策出台密度看,国家决心很大。
买还是不买?这是一个问题。经过再三考虑,余锋最终决定暂时退出。他认为,虽然从经济上的小账来看,这次买房应该能获得不错的回报,但政策压力太大,不仅有对投资性购房贷款的限制政策,物业税、房产税的传闻也愈演愈烈,而这个阶段,重庆楼市也传出了将对房产征收特别税的新闻,令余锋最终决定“看看再说”。
迷茫
签下认购书一周后,余锋再次来到这个楼盘,办理了退房的手续。临离开的时候,接待余锋的置业顾问有些遗憾地说:“你放弃了这么好的投资机会,实在为你感到遗憾。”
时至今日,余锋都觉得自己的这次退房行为的后果难以预计。如果国家继续出台严厉的调控政策,那么这次退房无疑是明智的;但如果这次调控效果就像以往一样,楼市在短期走弱后出现很强的拉升,那么自己将为判断失误而后悔。
“实际上,我现在就已经有点后悔了,”余锋表示,进入5月之后,经济环境的变化让他揪心,“现在到超市,随便买点东西就超过100元。就连小菜的单价都没有2元以下的,更不要提被爆炒的大蒜和绿豆。”
在节节攀升的物价面前,余锋很迷茫,自己辛苦劳动挣来的钱,应该如何实现保值增值?对于他这种连“T+0”和“T+1”都搞不懂的门外汉来说,股市技术含量太高,几乎是赌博,不敢涉足;黄金看似保值,但国际金价仅去年就涨了40%,连索罗斯都高呼有泡沫,他更不敢入市。唯一风险较小、操作简便的,仅有房产。可现在,调控利空越来越多,余锋只能暂时上岸,开始观望。
“我想,过段时间后,我还会买房投资的。我觉得国家这轮调控不管长远的结果如何,短期来看,房价肯定会降的。如果下半年政策变得温和了,我应该会再出手,说不定还能抄到底。”余锋说。重庆晨报本报记者朱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