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政府是否会为调控楼市付出代价

1楼
方寸 发表于:2010/6/28 13:16:00

楼市调控:真打还是假打?

楼市价格涨跌就是一个心理博弈的过程。年初的时候房价过快上涨导致民愤极大,政府于是出台各种严厉的措施企图打压房价。到了年中,市场渐渐接受了目前的高价,相应调高了心理预期,打击政策也就软了下来。传来传去各种版本的上海地方调控政策就是不出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全国70大重点城市住宅用地出让,仅完成年度供应计划的两成左右。一线城市及一些重点二线城市更是不足两成,多地出现了土地流拍现象。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政府是否会为调控楼市付出代价

不论房产税还是供地,都是增加供应的关键手段。前者逼出存量房,后者保障新建房。调控楼市,增加供应是关键。但是,不论从土地市场还是现有的楼盘,都没有大规模增加供应的预期。年初承诺的各种公租房保障房也依然是天上的馅饼,不知道何时才能落入老百姓的口中。供应短缺,以及对于未来供应量不足的预期,是导致楼市成交低迷而价格不降的主要原因。

政府到底想不想调控楼市?想!

政府是否准备为了调控付出代价?否!

频繁的土地流拍其实就很说明问题──为什么开发商对于土地价值的预期低于政府估价?可见政府依然没有放弃土地财政的思路,不愿意让开发商捡了这个便宜。调控,最好让开发商出血,让炒房者和中产阶级出血,自己的损失能免则免。

最近的打击囤地其实反映的也是同样的思路。根据国土资源部的相关统计数据,目前,全国未开发存量土地面积达到了65514万平方米,以月均开发面积1827万平方米计算,存量土地可供开发35.8个月,大致约为3年左右,如果考虑到“招拍挂”之前积压的土地,实际可供4年以上开发。根据相关法律,闲置2年以上就要无偿收回。这么多土地是因为什么闲置?谁为这些闲置负责?这个问题恐怕不会有答案。即便是清查土地,能够有多大的效果也是未知数。而清查土地的根本动力,也是避免在冷落的世道下宝贵的土地资源被贱卖──还是先把已经卖出去的清理一下吧!要不是这样,这些地恐怕还在成年累月地荒着。

调控走到了这一步,又面临着以往真打和假打的疑问。就中央而言,决心肯定是大的。但是到了执行面,实际涉及到了利益损失,这份决心显然淡化不少。上面的真打到了下面就变成了半真半假,乃至假打。开发商和炒房者也看出其中诀窍,因此存了侥幸,决定多扛一天是一天──说不定能把冬天给扛过去了。而消费者在这样真假摇摆的市面上,也很容易渐渐失去信心和耐心,重新为人鱼肉。

调控已经进入一个关键期,攻守方的心理博弈悬于一线,政府似乎希望楼市就此稳住,但是稳定只存在于一个供求相当的成熟市场,目前这种平衡显然不可能是长久之计。没有进一步的供应预期或者政策支持,被压抑半年的需求很可能再次推动楼市报复性上涨,而这会将中国经济拖入崩溃的深渊。 (华尔街日报)

楼市为何还不见货真价实的降价?

从本轮楼市调控的架势来看,房价如果没有一定程度的下调,中央是不会罢手的,因为社会舆论的压力实在太大。因此,几乎可以肯定地说,房价是要下跌的。

那么,为什么新政颁布两个月以来,大家没有看见市场上出现货真价实的房价下跌?有人说是开发商心存侥幸,他们要撑到现金流濒临枯竭后才肯降价——实际上,应该相信大多数开发商的长远眼光至少不会比这些分析家更差。中国楼市中的那几张名嘴,如潘石屹、任志强等都明确认为,房价是撑不住的。

说到底,房价没有明显松动的主要原因是短时期内缺乏独立新盘上市。目前中国的房地产开发大多采取阶段开发的模式,一个大型楼盘往往至少要分成三四期,整个开发周期甚至长达五六年以上,因此它的销售也往往历时很长,假如开发商现在贸然降价,那势必引起之前业主的强烈不满,甚至引发许多经济纠纷。这才是房价短期内降不下来的根源。

独立的新盘不会有这种负担,但它们的推出需要时间。新政推出才短短两个月,加上之前的舆论铺路,即使是市场最先知先觉的开发商,知道趋势将要反转也需要超过1年时间。因此,没有“历史包袱”的降价新楼盘的出现尚需时日。

然而,毕竟还是有一些情况比较特殊的楼盘抗不了那么久,况且还有大量二手房的强大影响。眼下上海共有456个在售项目,其中66个楼盘在6月份零成交。

虽然种种迹象显示出楼市提前进入了往年的“歇夏期”,但这种情况是维持不了太长时间的——到今年的所谓“金九银十”之时,比较真实的大规模的降价多半会出现。 (新闻晨报)

上半年楼市成交 97后次多

2010年本港楼市气氛好转,成交量显著回升。据中原地产研究部数据显示,截至6月23日止,今年上半年整体楼宇买卖合约登记(包括住宅、车位及工商铺物业)录得74,407宗,预料至6月底可达76,130宗,较09年下半年的75,136宗上升1.3%,亦将是1997年下半年录得89,788宗后12年半的次高,仅低于07年下半年的 82,184宗。但上半年楼宇买卖合约金额估计将为3,080亿元,较09年下半年的3,100.4亿元下降0.7%。

中原地产研究部联席董事黄良升指,今年上半年二手私人住宅成交宗数及金额暂录得50,515宗及1,851.9亿元,已较去年下半年的49,478宗及1,670.8亿元高出2.1%及10.8%,预料上半年可录52,100宗(按半年度升5.3%),亦可为1997年下半年录得54,394宗后12年半的次高,仅低于2007年下半年的52,847宗。金额则预计可达1,910亿元(按半年度升14.3%),创1997年下半年录得2,219.7亿元后的12年半新高。

一手方面,上半年至今暂录得6,507宗成交。黄良升预料,整个上半年可录6,590宗,较2009年下半年的7,604宗跌13.3%,金额则料录530亿元,较09年下半年的703.4亿元下降24.7%。

连续15个月保持万宗买卖

若按月统计,今年6月整体楼宇买卖合约登记暂录得8,273宗,料全月会有10,000宗,将会是2009年4月份起连续15个月保持一万宗或以上。中原数据显示,自91年有统计以来,只有两次出现连续15个月录得一万宗或以上的纪录,包括96年9月至97年11月,及07年4月至08年6月。但今年6月数字仍较5月的13,325宗下降25%,亦是09年3月份8,062宗后15个月的新低。金额则预计录得400亿元,较5月的526.8亿元跌24.1%,亦为09年3月285.9亿元后新低。

35个大型屋苑近两年半最旺

中原指,6月登记宗数及金额皆创15个月新低,主要是由于5月政府推出“9招12式”规管措施,且粉岭及东涌地皮拍卖均以低价成交,令5月楼市转淡。但随着6月8日何文田地皮以超市场预期的价钱卖出,扭转市场气氛,相信7月数字可回升。

美联物业首席分析师刘嘉辉亦指,随着近期楼市气氛转旺,蓝筹屋苑交投显著回升。美联选定的全港35个大型屋苑,成交量已连升5星期,宗数更创近两年半新高,相信7月土地注册处二手住宅注册个案将会回升,加上近期多个新盘推出或部署推售,相信一手市场表现亦会转旺,料下月整体物业注册量可止跌回升,也可刷新连续16个月逾万宗成交的最长纪录。

美联又指,“9招12式”并未覆盖工商铺及纯车位等非住宅物业,该类物业本月首24日暂录得1,459宗登记,按月下跌10.8%,跌幅相对住宅市场为少。 (香港文汇报)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0547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