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京华时报:官方表态有利于明确楼市预期
昨日媒体报道: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在大连举行的全国国土资源厅局长座谈会后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房地产市场呈现出量跌价滞的态势,再过一个季度左右房地产市场可能会面临全面调整,房价会有所下降,但下降到什么程度不好说。”
消息一出,各界热议,各大网站网友争相评论。
自4月楼市新政出台以来,各地房价虽个别项目、局部区域出现调整,但房地产市场整体呈现缩量横盘走势,房价高位徘徊,“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买卖双方陷入僵持。自此轮新政开始密集出来了一批政策消息,经历三个月的对峙后,在楼市的政策面、消息面上也开始进入了一个真空期。
“乍暖还寒时节,最难将息”,一季度的攻防心理战,已经让市场参与者的心理极度焦灼。在政策面的真空阶段,谁能争夺到舆论上的主动,谁就能在市场价格、销售的战役中更能获得主动地位。开发商具有资金、学术、观点上的优势地位,自然在舆论争夺战中不甘示弱。结合近期的经济基本面,一些人开始散布楼价将继续强势的观点,如宣称人民币升值将促使外资介入,提升楼市价值;如宣称房地产市场成交下滑后,对整体经济影响巨大,将导致经济再度探底,为保证经济平稳发展,楼市调控已难以继续深化;如宣称卖地收入减少后,各地政府财政压力将大增,为保各地财政收入,楼市也不会进一步调整……种种观点不一而足。
徐绍史的公开表态,是针对当前楼市态势的最佳调控方式。短期来看,悍然维持价格不降者,所依赖者为何?无非是一点所谓的升值、一点捆绑中国经济的浅薄观点,还有一点判断楼市长期走好的信心。针对目前楼市胶着的僵局,徐绍史的声音可以看做是有关部门的明确官方态度,即中央的房地产调控并不会放松。这将有利于市场各方明确楼市政策预期。
徐绍史的表态直接
清晰地预测了价格方向,这对市场参与者的心理影响将是巨大的。在笔者印象中,如此级别的官员,如此清晰地预测一个时间点内的价格走势,堪称绝无仅有。该次表态也从政策层面,消除了一些具有误导性的声音,准确表明了政府调控房价的决心和态度。
当然,也有不少人针对徐绍史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有的认为这有用行政方式干预市场走势之嫌;有的认为官员谈论价格,存在以本部门政策捆绑市场的嫌疑;还有人质疑,这样的做法,是否将政府公信力和房价捆绑在了一起,风险太大……
但正是在一些质疑声中,更能感受到徐绍史部长此次表态的可贵。房价问题在当前已经不光是一个经济问题,有多少理想死于房价?有多少爱情死于房价?有多少不平衡感源于房价?房价问题已经是社会肌体上的一个显著肌瘤,已不能僵硬地套用一些所谓经济理论去解决。主管部门、主管官员对此问题应有清楚的认识,应有高度的责任心去解决这一问题。
如果各地官员、各个部门的负责人都能有徐部长这样清晰、明白的表态,能这样鲜明地对房价表态,并切实地把调控政策落实、执行下去,房价问题将不再成为当今城市生活中的首要难题。
据称楼市新调控政策将在第三季度推出
“楼市将进行第二波调控”正从传言变为现实。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相关部委已经开始积极准备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以配合可能推出的房地产新调控政策。一位知情人士称,楼市新调控政策将在三季度发出,四季度看到效果。
一位曾参加过住建部组织的“国十条落实情况座谈会”的央企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央层面认为“新国十条”调控效果已经初步显现,需要进一步加强落实工作。
记者了解到,住建部、国土资源部等均在积极研究进一步落实“新国十条”的措施。山东、厦门、天津、宁波等地近期出台了落实“新国十条”的地方政策。
上述知情人士说,新一轮房地产调控要结合现有的政策和取得的效果、面临的问题,坚持政策连续性,以强调落实“新国十条”政策为主。
调控指向隐藏的金融风险
记者了解到,对于“第二波房地产调控”的说法,虽然始终没有实质政策佐证,但是中央有关部委和地方政府,近期频频出台落实“新国十条”和稳定本地房地产市场的文件。
徐绍史表示,土地供应政策要创新机制,不再局限于仅从满足需求的方面进行调控,要从供需双方进行差别化的土地、信贷政策调控。
这是土地政策继年初由“保增长”转向“有保有压”之后的又一次“变调”。
除了国土资源部以外,记者了解到,住建部也在积极摸底调研房地产市场情况,加快地方房地产信息管理系统和预警系统的建设。
国家税务总局正在加紧督促各地落实土地增值税清算问题,除了调高预征点以外,也更强调各地提出土地增值税清算的落实日程和落实手段。
上半年一线城市住宅成交跌幅近50% 调整将延续
昨天,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报告显示,2010年上半年,重点城市住宅成交面积同比普遍下跌。其中,一线城市跌幅接近50%,杭州、深圳、南京等二线城市的跌幅甚至超过50%。对于下半年,业内普遍认为,在调控压力下,楼市调整趋势有望延续。
分析师介绍,上半年一线城市成交量变化趋同,都是1月同比上涨,2月受春节影响经历一个回落期,3、4月环比上涨但同比下降,5月成交量更是同比环比均出现大幅下跌, 6月同比跌幅与5月基本持平,而2-5月同比跌幅逐月增大。
二线城市与一线城市的区别在于,一线城市成交量的同比变化为上半年一直下跌,而二线城市多是从4月才开始下降,相比一线城市有一个滞后期,这反映出一线城市对调控的反应更为迅速。
至于成交均价方面,上半年重点城市的成交均价比2009年、2008年同期均大幅上涨。其中,深圳领涨全国,其次为北京、杭州,涨幅都在60%以上。但在调控政策影响下,这些城市成交均价放缓了上涨步伐,新政的作用初步显现。
“市场上购买力有限,观望气氛之下开发商必须及时调整营销策略,主动应对。”搜房网分析师陆一萍直言。以上周搜房在上海举行的看房团活动为例,共分9条线路看了30个项目,其中19个项目提供了不同形式的优惠。95折、单价直降500元等降价促销已经随处可见。
“买卖双方的博弈格局会随着时间推移发生转换。在保持现有政策环境的情况下,当前部分企业领头降价现象,在第三季度可能出现分化,存在资金压力的企业将以更加主动的价格定位来实现一定的资金回笼,而不是把某一价格定位贯穿于项目始终。第四季度的市场局面则可能会更加明朗,降价幅度可能达到20%-30%,交易量也有望随之回暖。”上海中原研究咨询部总监宋会雍认为。
汉宇地产分析师还表示,从最近国土部、住建部的表态来看,坚定不移地落实中央调控政策已是毋庸置疑。“其实本轮调控的核心点就是信贷收紧和保障性住房供应的落实,至于房产税、加息等政策预期,则是为本轮调控未达到‘理想目标’而准备的后手,也就是宏观调控第二波的核心内容。”(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