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四季度将见到成效
美编 恼虫 绘
“楼市将进行第二波调控”正从传言变为现实。记者获悉,相关部委已经开始积极准备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以配合可能推出的房地产新调控政策。一位知情人士称,楼市新调控政策将在三季度推出,四季度看到效果。
记者近日了解到,住建部、国土资源部等均在积极研究进一步落实“新国十条”的措施。
量跌价滞不会维持太久
7月3-4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在全国国土资源厅局长会议上表示,目前房地产调控导致市场量跌价滞,这种情况不会维持太久,继续调控下去,会出现量价齐跌的情况。
徐绍史表示,下半年国土资源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积极参与房地产调控。徐绍史提出了国土部门继续参加房地产调控的三方面内容:
一是严格供地计划执行,保证70%的土地供应给政策性住房和中小套型商品房。
二是严查房地产开发商囤地,目前约有一半的闲置土地是由于地方政府原因造成的,国土资源部正在对这个问题进行梳理,将出台新的政策,解决这个问题。
三是严格土地出让新合同的执行问题,开发商在土地出让新合同当中,与政府约定了开竣工日期,国土部将依据土地出让新合同对房地产项目进行检查。
国土资源部总规划师胡存智日前对记者表示,房地产用地土地出让保证金比例将从20%,提高到30%。
国土资源部提出的新政策,或可视为第二波楼市调控政策的方向。不过,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表示,楼市第二波调控并非意味着要出台很多新政策,“新国十条”已经是对症下药的政策了。只是“新国十条”当中有很多具体政策执行不到位,有的地方政府甚至没有出台实施细则。
“中央对房价问题和房地产投资问题十分关注。”知情人士称,新一轮房地产调控是基于几个方面考虑的:其一是“新国十条”政策初见成效,需要强调进一步执行,才能见到效果;其二是北京等一线城市房价没有出现明显下降,距离“新国十条”调控预期目标有差距。
调控指向隐藏的金融风险
记者了解到,对于“第二波房地产调控”的说法,虽然始终没有实质性政策佐证,但是中央有关部委和地方政府,近期频频出台落实“新国十条”和稳定本地房地产市场的文件。
徐绍史表示,土地供应政策要创新机制,不再局限于仅从满足需求的方面进行调控,要从供需双方进行差别化的土地、信贷政策调控。
这是土地政策继年初由“保增长”转向“有保有压”之后的又一次“变调”。
除了国土资源部以外,住建部也在积极摸底调研房地产市场情况,加快地方房地产信息管理系统和预警系统的建设。
陈国强分析说,如果“新国十条”能得到全面落实,房地产市场将会有很大变化。而目前,部分地方政府,尤其地市级政府仍然处在“新国十条”的观望阶段。
地方房地产数据已经出现下降势头,是地方政府迟迟不愿意出台落实“新国十条”地方文件的原因,尤其是第二套住房和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政策的执行,将严重影响地方房屋销售和房地产投资。尽管如此,地方政府顶不住中央压力的势头却已经很明显。
近期,宁波、山东省、福建相继出台了“意见”落实“新国十条”。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表示,本轮房地产调控不仅仅是冲房价来的,还是冲房地产市场背后隐藏的金融等风险而来的,调控绝不会无功而返。
房产泡沫空前巨大
中国空置房可住2亿人
4年前的一天,在北京做城市运营规划的李国平来到天津,一位县级官员开着车把他拉到了远郊,指着车窗外的盐碱地说:这是一个我们从未经历过的时代,能不能帮这儿策划下,造个曼哈顿或者地中海小镇出来?荒野之上的可能性改变了中国的地理版图,也打破了经济的引力平衡,李国平随即成立了顾问公司,全力参与到一场造城运动中来。
与他一道的还有碧桂园、绿地、富力、恒大、合生创展、阳光100等几乎所有一线房地产开发商。在过去5年时间里,这个京津之间的广阔腹地出炉的造城计划几近北京与天津2009年住房销售量之和。
在房地产商的计划书上,中国未来十年史无前例的城镇化,将给他们带来数不尽的财富。过去十年间,北京吸引了全国最优秀的年轻人,但这里土地资源的瓶颈已经显现:尽管在不断“摊大饼”,自2004年北京住房销售面积攀上2200万平方米大关后,5年来一直未有进一步突破。而与此同时,2009年的住房销售额却已是2004年的3倍多。两个数字的叠加暗示了北京有巨大的购房需求未被满足。
瞄准这些需求,京津之间城市群的布局早在5年前就渐次展开。只不过,手握土地的远郊区县政府有改变城市形象的憧憬与雄心,却缺乏资金与经验,他们纷纷赋予开发商庞大空间来描绘城市新蓝图。
这其中,位于天津宝坻区的京津新城是中国内地最早的由开发商打造的“新城”。作为亚洲地区最大的别墅区,这里在短短几年时间建起了五星级酒店、温泉城、商业街和高尔夫球场,以及在荒野上建起的数千栋欧式别墅,面积相当于33个天安门广场。
但在6月1日傍晚,当记者来到这座别墅之城,看到的却只是凄冷的景象。这个最初为50万人居住、生活、娱乐而设计的新城如今正上演着凄凉的空城计。
据有关媒体报道,国家电网公司近期在全国660个城市的调查显示,有高达6540万套住宅电表连续6个月读数为零,这些空置房足以供2亿人居住,也动摇着整个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根基。
一边是低购买力的当地居民,相对于越来越高的房价,他们的购买力会更低;一边是囤积房产的富有投资者。夹在他们中间的将是一片无人地带,还犹如空气一般的城市化美好愿景,“最终结果就是新城开发将慢下来,甚至停顿。”前天津万科总经理郭钧指出。
■新闻链接
哈佛教授:中国楼市崩溃将沉重打击银行业
据彭博社报道,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前首席经济学家肯尼思·罗格夫日前表示,中国房地产市场即将崩溃,进而对银行业造成沉重打击。
肯尼思·罗格夫表示,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特别是以目前的增长速度,必然会出现跌宕。此外,他还认为,尽管目前世界经济在以非常缓慢的速度复苏,但是出现衰退的危险并未排除。他还认为,尽管有许多有效的工具和管理,但化解房市崩溃带给银行业的冲击并非易事。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