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高原兰:现今环境下 楼市第二波调控阻力重重

1楼
方寸 发表于:2010/7/8 13:19:00

  中国的高房价让2010年7月对于楼市“第二波调控”的猜测沸沸扬扬,对于国土资源部下半年工作重心的报道引得业内议论纷纷。对2010年下半年的房价负责,下半年国土资源部的工作重心就是积极参与房地产调控,从严格供地计划执行(保证70%的土地供应给政策性住房和中小套型商品房)到严查房地产开发商囤地(事实上目前约有一半的闲置土地是由于地方政府原因造成的,国土资源部表态将一查到底。)还有就是对土地出让新合同的执行问题将重点检查(开发商在土地出让新合同当中,与政府约定了开、竣工日期,国土资源部将以土地出让新合同为依据对房地产项目开展核查。)

  据此民众似乎可以半信不疑2010年下半年中国的高房价可望在调控升级期待下来个明显下降。但再看这些相关数据:2010年1-5月份,房地产投资13917亿元,同比增长38.2%。5月当月房地产投资完成3985亿元,同比增长19.4% 。另外上半年5、6月中国房产市场交易量暴跌,但价跌了吗?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房价只是在新盘定价上做了降价让步,实质测算并没有很明显的让利。在楼市买涨不买跌的铁律之下,还有房产开发商以逆市上涨开盘价为荣,表明楼盘价格坚挺值得投资。这些显然与“新国十条”的调控预期有很大的距离。

  但是在复苏中的世界经济十分脆弱的大环境和微妙多变的中国经济背景叠影之下,中国楼市第二波调控走向哪里成为悬疑。从执行“新国十条”中有很多具体政策不到位,有的地方政府甚至没有出台实施细则这一情况可以看出地方政府的右手没有拿到类似房产保有税之类的新大饼,要地方政府放下左手的土地财政旧大饼就非常之难了。那么土地卖出以后,严查囤地、严查是否正常开发就成为楼市调控的主旋律了,也被作为治理高房价后备替补上场了。当市场是在以守法者吃亏,违法者低成本消灾仍然逍遥获利的怪圈中运行时,被鄙视的不是违法者囤地倒卖获取暴利而是诚信者合法经营显得“低智”。这比高房价可怕一万倍。中国楼市发起第二波调控也显得阻力重重。

  给中国高房价降温,现有调控必杀技似乎非“房产保有税”莫属,但我们也可以来看看与治理中国高房价休戚相关的土地增值税(指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着物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以转让所取得的收入包括货币收入、实物收入和其他收入为计税依据向国家缴纳的一种税赋)清算的离奇进程。自2006年至今,国家税务总局就房地产土地增值税清算先后八次发文,但令人深思的是清算工作始终一进二退颠着碎步。

  在新“国十条”出台后,国家税务总局两度发文:要运用税收手段对房地产价格进行调控,并合理调节房地产开发收益;另一方面土地增值税的清算确实能增加财力。且该税种增收潜力巨大。但是为何三令五申总以草草收场了事呢?按照2009年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土地增值税清算管理规程》部分规定,对于已竣工验收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出让房地产建筑面积比例达到85%以上即可进行清算。

  长期以来土地增值税的清算都是房地产开发商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虽然之前土地增值税预征率(是指纳税人在项目全部竣工结算前取得的收入,由于涉及成本确定或其他原因而无法据以计算土地增值税的属于土地增值税“预征范围”)很低,只按销售额的0.5%或1%,但如果要真正清算起来就即刻收紧了房产开发商的资金链。因为清算是要按项目利润即增值额的30%至60%征税,清算土地增值税的时间点是在整体项目完成以后,所以开发商把一个项目切割,完成比例始终控制在不超过85%,让完成征收变成税务部门的难题,开发商“死拖”,周旋在85%之下,把成本不断做大的戏剧在中国房地产市场不断上演。在此也无意再追究中国税务部门工作低效率的根源是否在于腐败了,对于地方政府的关系户打招呼给征税带来的难度等错综复杂的利益关联更让简单的清算变成超级难题。

  来自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发布的报告数据显示,该所监控的2009年房地产上市公司50强中,总体营业收入为4094亿元。假设以2%的预征率上限计算,整体预征税额约81亿元。所以有报告说,仅2009年,漏缴土地增值税金额应超过1800亿元。在此表扬一下重庆,据报道:重庆已率先执行新的预征率。从2010年5月1日起,将土地增值税预征率调整为普通标准住宅1%;非普通标准住宅2% 。

  中国楼市第二波调控的基础是:要先解决好房价下跌后连锁反应带来的地方财政缺口,让地方与中央一条心,让财政收入与民生双平衡,才能齐心合力把高房价治理好。而面对广大农村地区,重点是如何让农民也分享到资产性收入。同时也希望房地产开发企业能正确评估企业的实力,改变高负债、高速扩张的高风险经营方式,也对某些企业通过高利率信托融资平台支持高价拿地后的冒进发展经营捏把汗。最后高成本都要靠高房价消化的房地产开发模式如同在闹市区走钢丝,砸下来伤己不说,还要危害一大批人。另外保增长的同时不能以牺牲广大民众的生活质量为代价。期盼关系到亿万百姓的中国房地产市场能健康平稳的发展。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1719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