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楼市量跌价滞 专家称调控未到“松绑”时

1楼
方寸 发表于:2010/7/15 15:05:00

  “乱花渐欲迷人眼”。“史上最严”的楼市调控国十条出台近三月之际,真假消息让人难辨。

  先是一条“中央摸底京沪等地楼市调控反应”的消息登上了各大网站的显著位置。消息称,6月底,中央高层委托有关机构进行楼市调研,“防止楼市调控对经济造成误伤,为制定下一阶段楼市调控政策做准备”。

  与此相应的,一些房地产专业人士公开表示,新政效果显著,调控的初步目标已经达到。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秦虹公开“预测”:第三套房不放贷、对没有社保人员限制购房数量等临时性政策有可能放松和退出。

  一时间,房地产调控似有“鸣锣收兵”之势。

  很快,决策部门做出回应。针对目前“房地产市场调控有关政策可能取消”、“三套房贷放开”、“国资委授意央企拿地”等房地产市场热点问题,住建部、银监会、国资委表示,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执行“新政”。

  然而,三部委的表态并没有打消人们的疑虑。有专家表示,在房地产量跌价滞的当口,调控逐渐步入深水区时,仍有人在不断呼吁房地产“松绑”,这表明博弈正在加剧,而且房地产调控难度也在加大。

  宏观调控面临“两难”

  统计数据显示,自房地产新政出台以来,一线核心城市商品房成交量已大幅度下滑。其中北京、上海、深圳成交量环比分别下滑53%、54%、8%,同比分别下滑57%、68%、62%。不过,销量下降并没有带来价格明显下降,房地产进入了所谓的“价滞量跌”,似乎是逐渐回归理性的开始,这时为何有人呼吁调控退出呢?

  “如果欧洲债务危机、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部分产品出口退税取消、节能减排力度加大、房地产市场调控等多重因素叠加,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将会明显增大。”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系主任龚六堂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工业是反映经济增速的代表性指标。年初以来,中国工业增速从20.7%开始逐步回落,5月份回落至16.5%。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1,环比回落1.8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下滑,这是历史上同期最大的环比下跌幅度。被认为是最能真实反映经济状态的发电量,5月环比也回落2.3个百分点。去年以来,中国一直强调调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问题。有学者认为,前一段时间,无论是控制信贷投放节奏、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还是密集出台针对房地产市场等的调控举措,都似乎发出了“宏观政策从紧”的信号。“但现在,从已公布的统计数据以及面临的国际国内复杂因素来看,为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总体上仍是'松’的基调。”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说,中国正面临严峻形势——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危险在加大,乐观的声音越来越少。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管理学院副教授蔡如海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实体经济内生动力及“元气”还未充分恢复的情况下,虚拟经济的泡沫放大及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快速放大,加剧了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而这将进一步刺激并诱发经济运行中的各种现实和潜在风险。

  房价调控不能放松

  差别化房贷政策,是本轮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利器。

  央行数据显示,在政策出台后的5月份,我国房地产个人按揭贷款增量较上月回落近400亿元,环比跌幅超过15%。此外,5月份各家商业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规模也明显减少。目前来看,尽管6月份数据尚未出来,房贷缩量已是板上钉钉的事。

  据北京知名个人房产金融服务专业机构“伟嘉安捷”统计,三部委关于二套房认定标准下发一个月以来,京房贷市场交易量降幅约为17%左右。

  历史上看,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冷暖与金融调控的松紧息息相关。2007年,面对快速上涨的房价,央行、银监会联合发文,提高二套房的首付比例和利率水平,成为当年楼市的转折点;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地方政府加大了托市举措,正是在原本从紧的房贷政策口子出现松动后,2009年楼市呈现快速增长。

  尽管信贷量缩减,但新浪网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全国20个重点城市200余家银行中,六成银行目前仍可申请三套房贷,近七成银行执行最低首付五成的政策,执行利率浮动1.3倍及以上政策的仅占一成左右。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易宪容表示,国十条内容并没有在各地真正落实。比如,对住房投机炒作严厉限制,由于其政策弹性较高,从而使各商业银行都往宽松方面执行;保证住房消费需求的税收政策,国十条讲得清清楚楚,但至今仍是“只听楼梯声,不见人下来”。

  事实上,利益各方博弈一直没有停止过。新政刚出,就有开发商陈万言书,炮轰新政,说“是从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的倒退”;接着有专家说,新政是一种“苛政”,会造成千百万家庭因二套以上房“认定标准过严而出现大规模离婚潮”。

  不少专家指出,目前调控步入深水区,对于已出台的政策应坚定执行,不能松动,避免市场摇摆。

  “上一次的4万亿刺激计划,民营企业似乎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实惠,如果刺激政策还是如此,我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出台,中国经济需要真实的增长,并且要逐渐适应低增长。”中国社科院工业所投资与市场研究室主任曹建海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国十条调控政策很好,但是地方配套政策很少跟上,这是因为地方政府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很大程度上依靠房地产。而经济单纯依靠房地产不是健康的发展模式。”龚六堂告诉记者,房地产调控还是不能放松,当前主要的是要加大土地供应,同时增加低收入人群住房的保障。

  蔡如海表示,当前应该真实地统计房屋的空置量,并且在持有环节征税,释放商品房存量,通过扩大供给、抑制投机、引入市场监管和问责三条线同步推进,“房地产调控不能轻易退出,否则出现报复性反弹的局面不好收拾”。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9961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