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所谓“房价收入比”,是指住房价格与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这个数字越低,代表老百姓买房子负担越轻松。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房价收入比”为3至6倍,而在我国许多大中城市,“房价收入比”都高达十几倍乃至二十多倍。买房在以前被称为梦想,然而对百姓来说现在梦想已变为妄想,变为噩梦了。房价与居民收入严重背离,购房人群中,很多人囊空如洗,债台高筑,甚至还动用了家里老人的养老金。一套房子,让两代人成了“房奴”。房价不仅鲸吞着居民财富,而且透支了未来几十年的购买能力。房地产市场所以泡沫多多,因素固多,而其中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和地方政府的利益有很大关系,房地产商和地方政府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一言以蔽之,地方政府在房地产市场陷得太深。
地方政府在房地产市场陷得太深的标志之一,是“土地财政”依赖症。地方政府热衷“卖地”,首先是因为这个见效快、来钱也容易。为了把土地卖个好价钱,地方政府高价出让,暗中操盘,甚至唆使开发商做托哄抬地价。陷得太深的标志之二,是在“经营城市”中,开发商看上哪块风水宝地,政府官员就帮着拆迁那个地段。造好的房子卖不动,政府就加大拆迁力度,人为制造“刚性需求”。
陷得太深的标志之三,是在一轮轮调控中,一些地方政府总是态度暧昧,嘴上说要“软着陆”,心里想着“不着陆”,明着“托市”,暗着“造市”,化解宏观调控的政策于无形。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闲置、改变土地用途和性质、拖延开竣工时间、捂盘惜售等违法违规行为,眼开眼闭。在国家屡屡出台调控政策之后,不少地方房价仍居高不下,甚至创出新高。这些地方的楼市之所以“抗调控”,看似是房产商在死扛,一有风吹草动就“防守反击”,而深层次的因素,恰是一些地方政府的所所为有意无意地给房产商壮了胆,撑了腰。
事实早已证明,楼市乱象是地方政府角色错位在房市的投影,而绝非是“刚性需求不可逆转”。房地产价格只是一个影子,身体歪了,影子才歪,而这个身体首先就是一些地方政府。因此纠正歪了的影子,必须扶正身体——将房价收入比纳入领导干部考绩办法,房价如何将影响到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升降去留和奖惩褒贬,就是“扶正身体”。坊间有议论:政府身子归正了,调控也就到位了——民间有真知灼见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