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润研究院第二次发布《中国富豪特别报告》。显示胡润百富榜发榜12年共有24名“问题富豪”落马。其中行贿、资本市场相关问题和诈骗是富豪出问题的三大主因。而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是问题富豪最多的行业。落马富豪平均40岁出现问题(1月19日《新京报》)。
胡润“中国富豪特别报告”公认的“两大看点”:一是房地产行业问题富豪最多;
二是“问题富豪”落马年轻化。其实,这两点都不是什么新鲜事。土地腐败是楼市乱象的“三聚氰胺”,也是房价飙升的罪魁祸首。房地产领域“水太深”不仅地球
人都知道,并且贪官事后也常有“怨言”。而“问题富豪”年轻化更不足为奇,因为贪官早就年轻化了,他们哥俩是一起长大的“发小”嘛!因此说,对这“两大看
点”已审“丑”疲劳。“问题富豪”年年有,上不上榜都“杀猪”,如何从制度源头上防范“问题富豪”层出不穷才是真问题。
曾几何时,“原罪论”
折射了大众对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靠巧取豪夺获得财富的暧昧态度。有人以“富豪第一桶金都带有原罪”、“外国也是如此”为由,对利用法治环境不完善、积累了
大量财富的“问题富豪”予以宽容,赦免,甚至是“特别优待”。在扭曲的政绩观与发展观之下,有些“污点能人”成了地方政府的“掌中宝”、“大红人”与“座
上宾”,甚至被公权部门“重点保护”起来。一些“污点能人”在群众中早已声名狼藉,却通过漂白,屡屡成功“当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攫取到了更为可靠的
“护身符”。
一些所谓的“能人”大搞官商勾结和行业垄断,在权力保护伞的遮蔽之下成为“运霸”、“肉霸”、“沙霸”等,欺行霸市,无恶不作。
不仅如此,一些劣迹斑斑的“能人”换上各种漂亮的马甲隐身起来,“闷声大发财”。如此前查处多次贩卖智障工却依然能重操旧业的曾令全,从中非法获利300
余万元被刑拘。要不是工厂邻居面对被殴打的智障工,实在看不下去向媒体举报,这位曾老板,就是“问题豪富”前赴后继进程中的一名出类拔萃的“预备队员”。
有些“问题富豪”傍上腐败官员,没少“礼尚往来”,却能在东窗事发后被“放了一马”。就是因为反腐部门以行贿人不支付或少支付“犯罪成本”,来作为提供
关键证据的“交换条件”。这种对“污点证人”网开一面的做法,客观上纵容了犯罪行为,使得“问题富豪”逍遥法外,有恃无恐,继续变本加厉,拉拢官员大搞权
钱交易。尽管司法部门建立了“行贿黑名单”制度,但由于制度设计的违法犯罪成本过低,联动机制不畅,对行贿者起不到威慑作用。
财富不仅是金
钱,它代表着一种信仰和品质。财富一旦失去了信仰和品质,不正当竞争就会破坏正常的市场秩序,导致权力与金钱联姻,严重戕害社会公正、公平,拥有财富与资
源的富豪因而成为社会的一大隐忧。如何以零容忍的态度将“污点能人”打回原形,使“问题富豪”失去藏身之地,让财富阳光起来;如何提高侦破贿赂犯罪的能
力,改变行贿者以“开口”为条件减轻处罚的尴尬,不放过“一根藤上的两只瓜”,使“污点富豪”得到应有的惩罚,这是反腐与司法部门必须认真反思与积极应对
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