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让“道德的血液”流淌房地产业

1楼
方寸 发表于:2011/3/3 10:46:00
  “你们的身上也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这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房地产开发商的谆谆告诫。时下不少房地产商为其市场强势地位所骄纵,已经习惯于暴利回报而无视商业道德。唤醒开发商的道德意识不仅需要社会舆论氛围的培育、商业运行规则的修正,更需要有企业率先打破既有循环模式。要让房价里流淌道德的血液,并不仅仅局限于房地产商身上,地方政府身上也应流淌着道德的血液,满怀民生情怀,努力抑制高昂的房价。

    在全国“两会”召开之前,温家宝总理连续第三年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谈到房价问题时,温总理明确表示有信心抑制房价,他还特别对房地产开发商提出告诫:“我没有调查你们每一个房地产商的利润,但是我认为房地产商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你们应该对社会尽到应有的责任。你们的身上也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

    温总理分别于2009年2月28日、2010年2月27日、2011年2月27日三次在新华网与网友在线交流,三次都谈到了房地产调控,前两次都没有谈到房地产商,而本次却罕见地“想说一点对房地产商的话”,并且直言“你们的身上也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总理的喊话,意义非同寻常,深意值得品味。

    总理喊话发出道德呼唤

    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温总理多次呼吁企业家的血管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而被不道德的企业家所影响的市场,必然会为民众带来痛苦,目前的房地产市场就是一个生动的案例。

    自1998年我国住房商品化改革以来,房地产业的崛起符合了各地城市化进程的需求,两者互动成就了10多年的“楼市黄金期”,房地产开发商也逐步拥有了强大的市场话语权。而财务高杠杆运作规则,又让开发商们拥有了“借鸡生蛋”的资本捷径,继而让“高负债、高利润”成了楼市开发的真实写照。在这一历史性机遇面前,房地产开发商迅速暴富,成为中国社会一个新的强大的利益集团。

    不可否认,房地产开发商作为一个社会群体,为房地产市场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时下一些房地产开发商为其市场强势地位所骄纵,已经习惯于暴利回报而无视商业道德,捂盘惜售、哄抬价格的案例不胜枚举。近年来房地产泡沫愈演愈烈,已成为悬在宏观经济上游的一个“堰塞湖”,不仅直接威胁经济可持续发展,而且严重加剧社会分配不公。扶摇直上的房价让低收入阶层“居者有其屋”的幻想破灭,也将中产阶层压得喘不过气来。去年以来,虽然中央出台了各种措施调控房价,但是,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开发商的“顽强”博弈,房价仍然在高位徘徊。

    事实上,“经济人”在市场中大力掘金是其趋利本性使然,也是活跃经济的根本动力。但其间如果没有道德边界的划定,这些活跃因素极有可能反向成为干扰经济正常运行的力量。所以,对于这种“市场失灵”,行政力量应当出面给予规制,采取经济和法律手段及时引导市场主体行为。如今总理高声喊话,也正是向房地产开发商发出善意的呼唤,希望能够让房地产开发商们冷静下来审视自己的道德水准。尤为重要的是,这不单单是一种道德上的要求,而是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他们“应该对社会尽到应有的责任”。

    道德与谋利并不矛盾

    在正常的经济活动中,由于市场供给方存在竞争关系,只有那些有道德意识的企业,也就是客户利益至上的企业才能获得长期的核心竞争优势,从而形成企业道德与谋利之间的对立统一。所以,让房地产开发商有道德的关键就在于市场竞争合理化,如果每个房地产开发商都能够轻松获利且获取暴利,这样的市场肯定是不可能促使商业道德观念形成的。

    商品房市场暴利的根源在于近10年来市场供给不足,保障房缺位问题尤为明显。未来五年全国建成3600万套保障房的政策目标已经明确,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数据,只要各地政府能够落实下去,对于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对于分流商品房需求压力、平抑商品房价格将会发挥巨大作用。这意味着商品房和保障房市场供给终于有望实现平衡,开发商的强势地位得以修正,市场道德观念也有望随之逐步培育。

    唤醒开发商的道德意识不仅需要社会舆论氛围的培育、商业运行规则的修正,更需要有企业率先打破既有循环模式。而其中的关键在于,以地产为主业的央企能够垂范表率,从与民争利的竞争市场中退出,专心成为保障房建设的中坚力量。如此一来,既可避免央企入市推高地价房价,又能够打破市场僵局,让央企本应担负的社会责任得以体现,是实现房地产开发商道德水准提升的重要举措。

    地方政府要有民生情怀

    “流着道德的血液”,虽然是总理对房地产开发商的呼唤,但是地方政府也应该将其“听在耳里,记在心里”。客观地说,近几年房价一路飙升,与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有很大关系。

    全国土地市场在“楼市调控年”再现价量齐涨,高地价助推高房价。国土部的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土地出让成交总价款达2.7万亿元,同比增加70.4%。与此同时,审计署的报告指出,包括北京、上海、重庆等22个城市从土地出让净收益中提取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的比例未达基本要求。天量土地出让金收入与廉租房投入不足的矛盾,引发了人们对地方政府民生情怀的拷问。有数据表明,一套住房的各项税费共计62项,占到房地产价格的30%~40%,也难以令人联想到道德和道义。

    国务院在新“国八条”中规定,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和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城市,要在2月中旬前出台房地产限购令实施细则。事实上,大部分城市未在国务院要求的2月中旬之前落实新“国八条”。新华社也发文指出:“如今房价节节走高,迟迟不出台限购令,可见有些地方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性很大。”这更折射出地方与中央在房地产调控问题上的拉锯。

    尽管社会各界对限购政策的争议颇多,但这一措施对抑制投资和投机性住房需求是完全对路和有效的。当然,它绝对不应是一项长期政策,而是临时性举措,一旦房价回到合理价位,就要及时退出。

    被誉为现代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高房价造成民生之痛,这是中央政府连续出台严厉调控措施的利剑所指。让“道德的血液”流淌,这不仅是总理对房地产开发商的谆谆告诫,更是对地方政府的殷切期望。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562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