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或许只有认真回顾过去,才能正确展望未来。在这岁末年初之际,回顾总结一下2010年甚至更远的过去,应该会有助于对2011年甚至更远的将来,作出更加符合发展趋势的预测。
2010年,史上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措施,再配合以史上最密集的权威媒体舆论轰炸,当8月底9月初,新华社连续发文七驳“楼市即将回暖”,人民日报六发“二次调控预警”,当时谁敢料想吓得晕头转向惶恐不安的开发商,居然还能在2010年赚个盆盈钵满?
去年的楼市为什么会坐了次过山车,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境地,在史上最严厉的调控措施下,开发商为什么能够成功逃过一劫,并且最终赚了个盆盈钵满,原因究竟在哪里?关键就在于西方发达经济体遇到了麻烦,以美联储为首的西方发达经济体央行实施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开发商借此成功实现了“咸鱼大翻身”。
当前最大的时代背景是什么?最大的时代背景是中国已经加入了WTO,融入了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的世界经济的大家庭。而且自2001年加入WTO后,我们凭借近乎白送的工业用地成本、低廉的劳动力价格、可以忽略不计的环境污染代价等比较优势,在同第三世界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全球第一大外汇储备国。
第一大外汇储备国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人民币已正式融入到全球以美元这一“中心货币”为主导,其他“非中心货币”与美元挂钩的世界货币体系中,并且构建了“中国生产”与“美国消费”的全球经济新格局。
只要我们真正懂得这个大背景大格局,也就不难明白为什么自2001年起,我国外汇储备会进入大幅增长阶段,国家通过外汇占款渠道被动投放的基础货币规模会越来越大,自2001年始房价为什么会一路高歌狂飙不已。
2010年全球经济最大特点的什么?一言以蔽之是“失控的货币”。以美联储为首的西方发达经济体,纷纷推出了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导致了全球流动性的泛滥。而泛滥流动性的最爱去处是新兴经济体,中国房地产市场则是其中的首选。
房地产的核心是土地,而影响地价的核心是资金。2010年,全国各地居住用地供应虽然增长明显,但远不及进入房地产市场资金的大幅增长。于是,土地市场频频出现“地王”,住房市场“限购令”变身成了“抢购令”。
今年,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是否推出,美联储现在尚在纠结之中。而全球经济格局的改变,又绝非在一年之内可以扭转。因此,从房地产市场的需求侧来讲,今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变化现在很难预料。而从房地产市场的供应侧来讲,房地产市场的源头供应是土地供应,土地供应虽由地方政府垄断掌控,但也并非可以随心所欲。
土地财政不可持续,现已成许多人的共识。然而,这个共识难免让人想起晋惠帝的“何不食肉糜”。现实的困境是,一方面大家争先恐后地大批特批土地财政,另一方面一旦遇到资金缺口,大家首先想到的,恰恰是土地出让收入,土地出让金早已成为大家惦记的“唐僧肉”。
不论是城市基础设施还是保障性住房建设,或者是农村土地开发综合整治,凡涉及到需要大量的财政公共资金的投入,其来源莫不是土地出让金这块“唐僧肉”;最近,据《京华时报》1月9日转述《了望新闻周刊》消息,今年的农田水利建设资金需要,其来源也是土地出让金……土地出让金虽然遭受着种种骂名,但同时也承担着种种重负,土地出让市场不火能行吗?
在房地产市场需求侧,今年面临的是全球经济性的不确定性,而在房地产市场的供应侧,面临的是左右为难的现实困境。今年楼市调控的着力点,虽可以旨在长远,但更重要的还在随机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