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正当中国房地产调控政策压力逐步递增,而民众还是对房价调控政策效果仍不满意,对未来房价只涨不跌的观点仍然占着主流。不过,我们发现西方发达国家的德国,近年来的房价一直不高,每平方米均价在1000到2000欧元。德国普通住宅的均价,即使按汇率算,也只相当于我国大城市的水平,但德国人的平均工资水平却相当于我国的10倍到20倍。
不仅如此,在1977年至今的三十多年中,德国的平均房价仅上涨60%,而同期个人收入额已经增长了三倍。德国的物价平均每年涨幅2%,而房价每年仅上涨1%,扣除掉物价因素,德国房价实际上处于下跌状态。与德国相对应的是,过去十年内其他大多数欧洲国家的房价上涨了两到三倍,而在我国房价的上涨速度更是令普通市民望房兴叹。
那么德国政府调控房地产的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中国房地产只涨不跌的神话会在2011年续演吗?
通过税收手段让抄房者无利可图
在德国之所以没有像“温州炒房团”这样的投资、投机群体,主要是政府通过税收手段,加大房地产投机炒作的成本,通过重税压缩炒房者进行“低买高卖”的利润空间。通过各种税收手段,限制投资性买房。在德国,用于出售的房地产要缴纳评估价值1%到1.5%的不动产税,房屋买卖还得缴纳15%的差价盈利税,在房产持有环节上要交2%左右的房产税。这样的税收限制大大压缩了炒房者进行“低买高卖”的利润空间,同时也抑制了德国投资买房的需求。
而在我国,涉及房地产行业的税收达14种之多,占中国实际征收税种数量(21种)的一半以上,另外涉及房地产的收费多达80-150项,税费已占到房地产价格的30%-40%,且主要分布在房地产开发建设环节和购入环节,而在房产出售和持有环节上的税赋没有或者只是象征性的收取(比如房产税试点)。所以要调控房价,遏制过度投机炒作,就必须学习德国的经验,把房地产的部分税赋转移到其出售和持有的环节之上,让炒房者无利可图,房价才能真正回归理性。
大力发展房屋租赁市场的建设
德国租房市场繁荣,自有住房率为42%,租赁住房率为58%。德国人购房或建房的平均年龄为42岁,这在欧美发达国家也属罕见。相比稳定充足的房屋供应量与租房合同的长期化,让德国年青人觉得有租房也不错,还可以享受德国政府鼓励租赁的补贴政策,买房人不但要面临房贷压力还要交房产税,所以又何必急着买房子呢?所以40岁之前不买房在德国很正常。就是德国政府让民众真正体会到租房的“安全感”不亚于买房,所以有不少德国家庭几十年来一直居住在出租房中。
而在我国,在政府对房屋租赁市场监督管理都不够的情况下,房屋租赁市场十分混乱,制度也不规范,房东经常借机或提价或违约,有些租客一年搬家五六次也不希奇,这让中国的年轻人觉得没有“安全感”。再加上在过去几年中,过度的住房优惠政策也促使中国的年青人,早早选择购房置业,透支着未来的支出,其中:过低的住房按揭首付比例和过高的金融杠杆,使得房地产不跌神话得以延续十二年。所以,我们应该借鉴德国政府合理引导年青人不要过早购房做房奴,鼓励他们“先租房,再购房”置业的策略。这样从住房的需求上把房地产市场的过热的温度给降下来。
其实调控楼市并非十分复杂,从大的方向来看,只要从需求和供应两个方面着力解决;需求方面,只要做到在行政、信贷、税收方面采取政策,遏制投资性需求,让抄房投机者无利可图;还有就是,规范房地产租赁市场,鼓励民众不必过度透支消费,可采用“先租房,后买房”的办法来解决住房问题,这样可以减轻房地产在需求方面的压力。在供应方面,我们也要借鉴德国每年根据民众对房子具体的需求,及时的推出保障性住房(其中以廉租房为主),加大了对市场的供应。只有需求和供应问题上都得到了解决,中国的房价才能回归自住性住房的属性。
中国楼市有泡沫肯定是毋容置疑的,国内好些专家说,中国国情不同,我们这儿的房价只会上涨,不会下跌,即使有泡沫也不会破。但这句话,20年前南美人说过,20年前香港人也讲过,就在几年前美国人、爱尔兰人、迪拜人都这样认为,大家往往都坚信,其他地方的房价会跌,可我们这里的房价不会跌,只会涨!但遗憾的是,结果就有那么一天,房地产泡沫突然袭击然就出人意料的崩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