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警惕福利分房沉渣泛起,警惕房地产大倒退

1楼
方寸 发表于:2011/4/3 11:19:00
改革就是要触碰既得利益的,擦拭遮挡在改革这一神圣名词上的尘埃与昏晦,直面那些部门利益、阶层利益的阻隔与牵绊。需要魄力、果断和决绝。

  日前,深圳保障性住房建设再引波澜,龙岗区葵涌街道一保障房项目的户型为不同行政级别的干部“量身定做”而遭遇强烈质疑,负责该项目的官员对新华社记者表示,网曝内容“基本属实”,但网民存在“误解”,这些房屋“符合深圳市有关文件规定,是“政策房”与保障房进行了“捆绑建设”。

  保障性住房虽是房地产回归民生本位的重要举措,却绝不是房地产倒退至福利分房制度的借口。恰恰由于未来保障性住房很可能成为主要房地产供应类别,才特别需要防微杜渐,在事物悄然起变化的早期明确指出其乖谬之处。深圳此番大兴福利分房,据说又是“符合规定”!在个案引起围观时,已经见多了以“合法合规”为主要内容的官方回应,而鲜有权责部门会扪心自问:非议频频,是不是那些规定本身出了问题?在此次深圳的保障房项目中,拟建保障性住房只有200套,而以处级、科级等行政级别来进行分类的所谓“政策房”就达到310套,无论是总数还是单套面积都要超过保障房。“捆绑建设”,到了不得不问一声“谁捆绑谁”的时候。

  据说,这次引起争议的“政策房”又是根据深圳市政府2003年那个“104号文件”进行的,所要解决的是“体制转换遗留问题”,该文件允许政府规划建设一定数量的经济适用房出售给这部分职工。只要还不那么健忘就应当记得,去年深圳经济适用房项目也曾出现数千套“政策房”的舆论围观,而当时深圳住建部门给出的解释也是这个“104号文件”。究竟是些什么样的“体制转换遗留问题”,转换了八年之久却还在“遗留”之中,不停地有新项目规划、建设然后分配,不停被围观、怨愤然后无奈。

  改革改了这么多年,“福利房”的分配理念之所以一直没有被彻底斩断,仅仅因为“福利房”远远比市面上便宜,但必须看到,依据单位和行政级别来决定住房分配,完全违背保障性住房的政策初衷,它所惠及的群体不仅特定且被不断固化着。在互联网上,某些部委的住房福利让人眼红;在现实周遭,权力部门通过或明或暗的住房内部价提升着一部分人的畸形幸福感。这不仅违背保障性住房对社会公平的诉求,也将进一步恶化社会对住房分配的怨怼。无论是薪酬水平还是已经配享的各类待遇,公职人员都不能再成为此类便宜住房的享受主体,而且径自由政策制定者来为自己谋福利,它所涉及的绝不是小问题。个案或许无关痛痒,忍一忍就可以过去,但怨气只要累积便注定将左右人心向背。必须尽早终结这种住房领域的双轨政策,事关最起码的公平感受,道理很简单,意义很深远。

  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最大的一个亮点便源于保障房建设的那些刺眼数字,五年新建保障性住房3600万套,仅今年就要开工建设1000万套。蛋糕确实做大了,最棘手的问题便注定指向它的分配:在偌大的一个蛋糕面前,如何最大可能地确保正义必达,已经成为考验各级政府的一道必答题。随着保障房越建越多,事关保障房分配的纠纷与非议也越来越多,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树大招风的必然,而应当反躬自省那些在分配领域的制度欠账。

  牵涉的利益实在太大,怨不得所有的人都把目光盯在这里。保障房在建设,所谓“政策房”也在建设,以深圳这次的个案比例观之,保障房蛋糕被做大的同时,各种名目的“政策房”是不是还更多?相对于逐渐开始被利益攸关方监督起来的保障房,闷声发大财的“政策房”从来就如此肆意,况且它本来就不是欠缺监督的问题,而是该不该存在的问题!从这个角度回头看,各地“雷声大,雨点小”的调控房价措施之所以收效甚微,或许就不那么难理解了。房价下不来,追根溯源,是不是“事不关己”在作祟?便宜的“政策房”握在手里,最乐见的恐怕只能是房价飙升。

  社会发展的成果到了全民共享的关键时刻,需要高度重视的,必然是公平分配问题。改革就是要触碰既得利益的,擦拭遮挡在改革这一神圣名词上的尘埃与昏晦,直面那些部门利益、阶层利益的阻隔与牵绊。需要魄力、果断和决绝。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8750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