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朱文晖:央行节后突然加息 剑指通胀

1楼
方寸 发表于:2011/4/7 10:47:00

朱文晖:房地产调控一定会产生作用

姜声扬:我们继续《时事开讲》。我们来关心大家非常关注的房价,有报道就指出3月份的京沪穗深的一线城市的一二手房,齐齐出现了放假下降的情况,甚至是二线城市例如南京也出现了某一些业主他们是慌忙抛房的一种情况,但是您有感受到房价在下降吗?我们来做了一个民调,我们来看看我们的凤凰网钓鱼台做出的一个调查,讲到房价就有300多人来投票,所以可见大家对房子是非常关心的,但是将近90%的人认为他们都并没有感受到房价有下降,似乎有或者是明显降价,或者是它根本没有城市户籍的人占其他的10%。

我们来看网民留言,凤凰网友张磊38837就说不会降的,说行,做不行。再看看一个微博博友leftwing6他就说一直传说降了降,其实一直都在稳步增长,除了发生地震、海啸等天灾之外,我实在不指望在我有生之年能够看到房价回落到2006年前的正常水平线之上。朱先生首先刚刚这个留言正常水平,2006年算是个正常水平吗?另外,当民众感觉到这类报道明显和自己的感觉有落差的时候,民众就会感觉媒体是缺乏信任的,那究竟是民众的感觉错了呢?还是报道错了?房价有没有下降,更重要的是,如果真的有的话,下降会不会持续?

朱文晖:其实你这个我想大家都很关心,但是没有人看的明白,到底降了没有,还是没有降,只有自己在市场当中,你想买房,你天天去问房屋的中介,你看了几套房,降了没有。结果可能得到和刚才那个90%,那个网络调查得到一样的结果,都没有降,可能还会上去一点。但是你确实有听闻说,什么地方又有一套房成交了,又比原来又降了,所以就写出来了,我相信那个也是真的,但它只是极少数的案例,这种案例它什么地方它都有的。

朱文晖:所以现在的情况就是第一市场的消息,它是比较混乱的,但是我们确实可以看到一个现象,可以肯定的,就是成交量它大幅度的下降,就是大家对市场的观望情绪是明确在增强的,第二个就是市场观望情绪增强的话,就取决于你的政策是不是还坚持下去,因为它总有一个博弈,不停的博弈。

所以这里面政策的博弈,如果说再进一步的坚持这种收紧的政策,它就有可能降,但是如果说你放松的话,它有可能又上去了,我最近碰到几个案例,他们想买卖二手房的,最后发现其实二手房都在往上走,就是刚才说的90%看到实际情况是这样的。

你发现一套心怡的,如果是自住的话,就赶快把它买下来,因为你限购了,现在这么一个情况。所以对这个政策会不会发生作用,或者说是第一是不是已经发生作用了,第二会不会发生作用。

我感觉它还没有完全发挥作用,但是我相信它会发生作用,叫你这么限下去的话。但是这个限下去的后果,就是限下去的过程,一方面是要严格的限,另外一方面就是要保障房迅速的跟上来。从去年的情况来看,到现在为止,我相信真心实意要做保障房的,特别是不是偷梁换柱去做保障房的这种地方政府,真心实意的还是少,比如说我听说一个省。

姜声扬:又是听说。

朱文晖:对,未经查证。就是说他申报了80万套,因为国务院要看,各个地方申报的越多,好像你就是越执行中央去限制房价的决定,他申报了很多,但是后来仔细一分析,说这里面申报真正是最有保障性质的,公租房他只有1万套,大量是搭便车,比如说他有棚改的房子,还有各种各样拆迁的这些房子,他把这个搭进去了。

要是地方政府都是这么一种做法的话,它就很难达到把价格稳定都很难,别说要降了。但这里边再往下面一个问题,就是刚才网友留言所谈到的,什么时候要降到2006年的正常水平,我觉得这个正常水平就很值得我们去仔细的琢磨一下,什么叫正常水平。比如说你觉得香港哪一年叫正常水平。

姜声扬:1997年之前吧。

朱文晖:1997年是很高的。

姜声扬:2003年。

朱文晖:2003年那是很低的,但是你说那时候的水平,可能香港很多人会骂死你,因为那时候香港很多人是负资产。

我今天中午在吃饭,听到餐厅里边那几个跑堂的人就在商量,2003年要买了房县就好了,那涨了3倍。所以那个其实不是正常水平,但是中国2006年是不是正常水平呢?

姜声扬:您认为呢?

朱文晖:我觉得正常水平它是一个相对的,你现在拿现在的工资来看2006年,你觉得那个是正常水平的,但在2006年的时候,你并不觉得那是正常水平。

姜声扬:因为那时候你的薪水可能没有那么高?

朱文晖:对,那个时候你觉得2003年是正常水平。其实我最近也是跟不同的国内的朋友都在聊,我自己的一个普遍的感觉,就是2006年到2009年,特别经过金融海啸这一年多来,国内的工资水平和实际收入上涨的非常快,比如说我最近接触一些案例,在一些二线城市、三线城市,他们的年收入都已经到了30到40万的这些管理层的,不是自己做企业的,就是管理层的。那么你在2006年是根本想不到的,2006年在一线城市管理的大概才是这个水平。

所以你用现在的收入去看2006年,说它正常是很难的。所以我们就要往后来再预测一个东西,因为大家都普遍说现在房价贵,但是如果说你考虑到中国的比如说人均GDP,现在几个一线城市都是人均过一万了,那你可能在2020年,十年以后,搞不好像北京、上海这个地方可能人均过2万5,你和现在的房价来比的话,什么叫正常水平?所以这个又比较难。

所以从这些切断来看,我们可以看出来,中国的房地产发展是非常错综复杂的,所以我有几个朋友跟我说我们得好好聊一聊,现在实在看不明白该怎么办,但是我说我也看不明白,但是我知道你们还在挣钱,而且我觉得你们未来一段时间,还可能继续的挣钱,但是像以前那种暴利,可能就不会太有了。

但是房地产挣钱的周期,应该还会持续下去。而且我们也看的非常清楚,就是以前是一线城市,包括一些省会城市,现在已经到了二线,比如说我今天刚去了桂林,我老家,发现桂林这个地方的城市化在迅速的起动,它很像五年前一线城市这样,比如说市政府搬过去,然后这一片地方可能现在价格很低,可能过一段时间,这个政府就盖起来了。

我们看二线像昆明等地都在发展这样的同样的情况,所以整个中国城市化还在往前推进。

姜声扬:OK,我们去一下广告,回头我们再来关心,就是另外一个财经界的一个大事,就是澳大利亚证交所和新加坡证交所原来要合并案,现在是胎死腹中,究竟对中国有什么启示,我们稍候再请朱先生来告诉我们。各位观众,我们休息片刻,回头继续《时事开讲》。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562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