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国针对顽固高房价的调控行动基本未见成效,中国近些天通过官方宣传渠道强化了措辞,在某些情况下也加强了实际调控的力度。
《人民日报》周三在突出位置报道,一个由高层官员组成的房地产调控督查组抵达了东部富裕省份浙江省的省会杭州。新华社网站也刊登了这篇文章。
12px">
据这篇报道,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贠小苏对浙江省官员说:“中央认为,以城市住房为主的问题已经影响到了全局。”
贠小苏说:“必须在控制通胀的同时下决心解决好房价问题。”
中央政府决定向16个省市派出这样的督查组,虽然不一定算得上是新闻,但贠小苏的措辞是少见的,特别是“全局”一词。这个概括的、可能是有意模糊的词语,一般指的就是社会稳定。这说明北京对房地产市场失控的后果是多么的担忧。
包括中央高层领导人在内的中国官员曾经多次对难解的房价迷局表示担忧。但他们的措辞总体上局限于经济语境。
从中国政府承诺控制全国越来越难以承受的房价之日开始,时间已经过去一年多。但在推出三轮紧缩措施之后,房价依然维持在史上最高水平附近,只是成交量有所萎缩。这使中国政府的公信力遭到严峻考验。
贠小苏督查组到达的目的地也非随机选择。浙江是中国最富地区之一,其成功民营企业家和富人数量恐怕是全国最多的。虽然杭州相比北京和上海来说只是一座二线城市,但它是全国生活成本、特别是房价最高的城市之一。
在《人民日报》这篇报道之前,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最近在东北吉林省考察期间提醒说,在贯彻北京命令、提高保障房供应的过程中,地方政府是责任主体。李克强预计将在两年后接替温家宝任总理。
中国曾经承诺在今年共计新建1,000万套政府补贴的保障房,高于去年的580万套。虽然目标远大,北京却面临着地方政府和开发商的抵制,因为地方政府一直关注于土地出售收入的最大化,而房地产开发商在这种利润率很低的生意中基本上是无利可图。
《人民日报》刊发报道数小时之后,国务院就说,它将千方百计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并将坚持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不放松。
官方报纸《上海证券报》也有一篇关于贠小苏杭州行的报道,这篇周三刊发的报道也说,房价“只涨不落”的预期已经出现“些许扭转”。同样的报道话题说明背后可能是一场有组织的宣传行动。
过去一年的多次压力测试表明,中国银行业总体上可以承受房价最大30%的跌幅,但北京方面心理上真正能够接受的下跌水平仍然是一个迷。一些经济学家曾说,只要房价下跌10%,有关部门可能就会宣布取得了胜利。在当前的看涨环境中,这是一个不小的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