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作者“眉山过客”:创作动机很杯具!
●性描写在现代都市小说里面就像是炒菜用的盐,有盐才有味嘛!
●绝大部分情节应该是真实的,其间有你、我、他和我一帮同样混在眉山房地产圈朋友们的影子。
《混在眉山房地产圈的日子》,是一部眉山本土网络连载小说。作者以主人公“贾政京”第一人称的写实手法,用眉山方言记录房地产圈的林林总总。
小说陆续上传眉山本地某论坛后,立即蹿红,不仅点击阅读率超过两万次,网友还对作者“眉山过客”身份进行大猜想。
写法好耍让读者忍俊不止
取名为《混在眉山房地产圈的日子》的小说,上传论坛的时间是3月29日。作者“眉山过客”的这部网络小说,还是以前言“打头”,并紧跟着上传了两个章节。小说上传当天,就引来众多网友点击阅读。
记者随后登录网站,点击该小说发现,作者的写法轻盈、好耍,读后让人忍俊不止的同时,也给人更多的思考。比如:
“期待房子降价,我敢说至少眉山不会降,不信你就等着明年高铁开通再试试看,东坡岛要一开建,那又是什么阵仗,那价格,真是公鸡中的战斗机,欧也!”
“我叫贾政京,你可别叫我假正经,我这个名字可是有寓意,内涵宏图大志。我生下来就是个大胖小子,不哭不闹地拉了一泡童子尿,直接尿到了接生婆的脸上。”
“今年十二五开局之年,公司已是八零后横行,九零后当道,我这个七零后已是廉颇老矣!八零后九零后之间尔虞我诈狗咬狗,难得糊涂的七零后们就只有作壁上观的份儿了。”
网友追捧阅读率超两万次
截至昨天,“眉山过客”在论坛上传了二十九章节,小说尚未终结。尽管如此,小说还是受到网友的追捧,阅读点击率高达21506次。网友“熊猫儿皮”甚至说:“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关注楼主的小说,下午茶时间了,坐等上点心!”
面对“砖头”和“鲜花”,“眉山过客”没有沉默,而是一一给予回复。上传完一个章节,“眉山过客”还主动与网友交流。截至昨天下午16时,网友“盖楼”已至557楼。
小说主人公被取名“贾政京”,这是作者本人吗?点击阅读小说的同时,网友们还对“眉山过客”的身份进行大猜测。
网友“凉粉”说:“后悔现在才看到这么好的文章,怪我眼拙,把连载看成转载了。楼主的文字间露透出的文采很眼熟,才气横溢、文采幽默,思想多维、放诞风流,云霞满纸,行云流水,但一时又想不起来,王小波?王朔?余华?贾平凹?到底是谁呢……”
对话“眉山过客”
“贾政京”是替罪羊我是做房地产的
昨日,华西都市报记者辗转联系上作者“眉山过客”。介于各种原因,“眉山过客”表示不愿露面。不过,他还是对创作动机、房地产“潜规则”等作了回应。
关于创作动机
华西都市报:能否介绍一下此次创作动机?是否完全写实?
眉山过客:创作动机其实很杯具。某个周五的晚上,突然接到老板电话,吩咐周末去办一件很棘手的事情。可以想象,上了五天班且已经跟家人约好周末郊游的我,当时接到电话后的心情,而且还是一件棘手的事情。
生气归生气,还不能在电话里面跟老板表露出不满,这就是现实,这职场的生态环境容不下你说不。
那天晚上失眠了怎么也睡不着,翻来覆去地想这些年混在房地产圈的事情,做了很多亏心事,说着言不由衷的话,戴着伪善的面具做人,于是就有了写这篇东西的冲动。
至于是否完全写实的问题,其实我也说了让大家当小说看,且一再说明希望相关人士不要对号入座。
既是小说,肯定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其中绝大部分情节应该是真实的,有据可查的,但并非完全发生在我身上,其间有你、我、他和我一帮同样混在眉山房地产圈朋友们的影子。我做的只是把我所经历和了解的故事串联和拼接起来,以“贾政京”为替罪羊展现在大家面前而已。
关于性描写
华西都市报:文中有很多性描写,是为了吸引点击率?还是通过性描写,体现一种社会心态?
眉山过客:我也常看些都市小说,我发觉一个规律,在我的回帖里面也说过,这性描写在现代都市小说里面就像是炒菜用的盐。花椒、豆瓣、酱油、醋这些或多或少都可以省略,可是盐是不可或缺,毕竟有盐才有味嘛!
关于行业内幕
华西都市报:小说中,房地产内容涉及较多,字里行间透露很多内幕,这些都是真实的吗?
眉山过客:内幕也好,玩笑也罢,我认为能公诸于众的东西都算不上内幕,或许只是一些皮毛。因为消费者与开发商之间,长期信息不对称和沟通不畅造成的结果。
买房对一般消费者来说是大事,所以还望大家多了解一些房地产相关法律法规来保护自己的权益。这对购销双方都是好事。
关于眉山方言
华西都市报:小说用语,用了很多眉山方言,这是否在体现眉山本土文化?
眉山过客:因为故事发生在眉山,我也承诺在眉山去还原它,所以就用比较口水的眉山话来表述,让大家看得明白,当一个茶余饭后的小吃来品评华西都市报记者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