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今年我省国土资源部门将强化房地产用地监管,在切实保证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供应的同时,加强地价动态监测,避免出现高价地,以落实国家有关房地产调控政策。这是4月17日,记者从省国土资源厅获悉的。

1楼
方寸 发表于:2011/4/19 10:57:00
在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对今年的房地产形势进行了评价。他指出,目前普通商品住房价格与调控目标和群众期待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有的城市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有的地方落实中央调控政策的措施也不够有力。

  这些年来,房价扶摇直上有两个基本原因:其一是地方财政对土地出让金的依赖过重,导致地方政府有足够的激励来推高房价和地价;其二在市场层面上,房价走高很大程度上是投资型需求所推动的。今年的房地产调控的最新政策是1月26日出台的“新国八条”,就其内容来看,主要措施是指向控制当期需求,但对存量的投资型房产并没有制定针对性的措施。一方面市场的当期供给其实是有限的;另一方面,即使“新国八条”被地方政府有效执行,由于以往的市场需求相当地强劲,需求能在多大程度上被遏制,尚有待时间来检验,故而政策的调控效果不可能马上显现。

  更重要的是,房价真正走低,有两个前提:第一,逆转地方政府推高房价的激励;第二,迫使存量的投资型房产向市场回吐。就第二点而言,需要出台严厉调控存量投资房的政策,比如对多套房征收累进的高税率房产税。这样的政策过于猛烈,也不尽合理,管理层很难下定决心,因此可供选择的调控手段还是集中体现在第一点上。

  但是,地方政府推高房价和地价的激励是很难改变的。地方政府推高地价房价,是为了在地方之间的经济竞争中获得优势。这些年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解读中,逐渐形成了一个共识:地方政府之间的经济竞争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而调控房价和地方经济发展之间是有其矛盾之处的,要让地方政府以放弃经济发展为代价,转而全面追求房地产调控效果,是违背地方政府意愿的。正是由于这一原因,新国八条中有一条是“落实住房保障和稳定房价工作的约谈问责机制”,也就是说,房地产调控已被中央政府认定为一个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时,高层级政府对地方的评价,将包含经济发展和房价调控效果两个因素。而这两重因素到底如何权衡,目前并没有形成操作性细则,因此对地方政府来说,对中央的调控政策有所观望和并不严格执行,将是最现实的选择。而一旦政府选择了观望姿态,房地产商和市场需求力量也会选择同样的姿态,这样必然导致市场进入一个相持局面。这是国务院认定“地方落实中央调控政策的措施不够有力”的深层次原因。

  无论如何,高企的房价以及房价的过快上涨,严重影响了民生,而且对长远经济发展形成了很大的隐患,故而房地产调控是必须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的,温家宝总理今年在很多场合反复表达了这一决心。在政策空间捉襟见肘时,管理层紧盯住地方政府对中央调控政策的贯彻力度,就成了决定房地产调控成败的关键。既然地方政府行为很难控制,国务院和有关部委就有必要一竿子插到底,对地方行为进行严格而具体的监督。

  最近有消息传出,地方土地市场将成为房价调控的重点,国土部将建立土地市场月度报告制度,及时将土地供应和地价变化态势按月上报国务院,确保调控政策落实到位。为此,国务院房地产调控专项督查小组已经陆续出发,前往16个省份。其中,各地土地供应计划的落实情况,以及近期土地出让中是否出现“地王”、土地出让方式的调整和完善情况,将成为督查组的重点督查内容。

  这些举措,终究还是属于行政性调控的范畴,单一的行政性调控,效果不会太好,还必须辅之以市场化的手段。现在最值得期待的看点是,5年建设3000万套保障性住房、今年开工1000万套的目标能否被不折不扣地落实,如果这个目标兑现了,未来中国房地产市场健康运行的基础就有了。故而,中央应该把保障房建设的落实程度作为监管的重点,将3000万套分解到每个省市,然后再具体分解到每一个市区县,并要求地方政府向社会公布规划情况、进度安排,接受全社会的监督。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4844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