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房地产新调控已过百日,部委、地方对弈态势变迁
保障性住房转移支付、房价控涨指标、“约谈”——这一系列新考核指标的出现,使得住建部的权力实现了“实体化”,住建部也成了“实权部门”。
国土部严禁利用农村集体土地建设公共租赁房,而此前住建部则曾表示要探索利用农村集体土地建设公共租赁住房。对一个问题的两个表述,体现了不同部门在房地产调控中的复杂态势。
算经济账还是政治账正无比鲜明地摆在地方政府面前,“其实很多地方政府是在试探中央政府的容忍度。”这种试探,在过去一直存在,而此次中央的态度可谓强硬。
当新一轮的楼市调控已过百日之时,包括住建部在内的多个中央部委,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观察”。而此时,国务院对于前一阶段奔赴16省区市的8个调查组的专项汇报,尚未做出明确表示,而各中央部委之间的“政策赛跑”由此也暂告一段落。
不过就算这短暂的“静默期”,主管部委也并不想被解读为“示弱”而造成政治“失分”。“不要认为我们快把能用的手段都用尽了,从2003年的调控开始到现在,哪次调控没有新政策?”2011年5月17日晚间,住建部的一位官员在电话中说,“一旦市场发生波动可能影响调控效果,立刻就能有政策出台进行降温冷却。”
在此之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视察北京保障性住房工地时曾明确指出,中央“要把一些地区过高的房价降下来、使房价回归到合理水平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
对于中央部委来说,贯彻国务院的要求,显然责无旁贷。而总理温家宝和副总理李克强在各种场合表明的“坚定不移”的态度,已然说明了一切。
从2003年人民银行开始下发文件规范房地产信贷开始,到2011年,针对房地产行业下发文件的中央部委已经超过11个,除了住建部、国土资源部、人民银行外,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也先后加入,后来者还有监察部和国家审计署。
这恐怕是中国经济宏观调控中最为豪华的阵容。然而正如新一轮调控引发的市场与政策的博弈一样,身处这一豪华阵容之中的核心部委和地方政府,也在经历一场不同层面的对弈棋局。在这场棋局当中,权力的此消彼长与话语权的交接更替,正在为理解中国的行政运行提供注脚与范本。
部委:权力的增容与消长
从4月开始,住建部在各地的房价直报系统中,开始对人口在200万以下的中小型城市房价涨幅情况进行重点监测,而这些城市未来8个月的涨幅情况,将决定着严厉的“限购令”是否会扩展到传统意义上的四线城市。
显然,在新一轮调控中,“限购令”正成为住建部最重要的“抓手”。住建部副部长齐骥曾在中国房地产协会组织的“内部吹风会”上表示,对待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将“不限购,就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