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如何有效治理通胀

1楼
我是小散 发表于:2011/6/28 13:20:00

  日前,由东方证券资产管理公司和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联合主办的“东方红·中国经济与资本市场沙龙”开幕式及首场研讨会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举行。首场研讨会的主题为中国目前的通货膨胀问题及房地产调控问题,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平新乔、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研究员尹中立、东方红资产管理首席策略分析师高义等参与讨论

  东方红资产管理首席策略分析师高义:通胀下不同行业的投资机会根据美林证券投资时钟理论,结合中国具体情况,可以发现,经济衰退阶段债券收益最高,经济复苏阶段商品最好;经济过热和滞涨阶段,则股票投资最好。

  对应具体行业的投资机会,衰退阶段政府往往会出大量的刺激政策,机械设备如挖掘机、推土机等,是作为经济建设的先期投入,因此会最早表现;食品饮料中的白酒表现较好,则是由中国特有的消费习惯所决定。复苏和过热阶段表现较好的是采掘(煤炭)和有色金属,该两个行业都偏向于资源品,与我国经济特征相一致。而滞涨阶段表现较好的包括金融、钢铁、化工、房地产等,这些行业大多是属于产业链中下游的行业,属于后周期行业,往往都是在经济进入过热或滞胀阶段,才会在最后迎来一波投资高潮。

  若将多个阶段表现均较好的行业整理排序后,会发现采掘、商业贸易、机械设备、房地产和金融服务等行业,会始终在各个阶段表现比较好,这背后的原因可能与上一轮经济周期的特征相关。该轮经济周期的特点是以出口、投资为主导,房地产、汽车、有色、钢铁、化工、煤炭等重化工业都得到了迅猛发展。对应到股票,有色、煤炭、房地产、金融等行业表现比较好,也是可以理解的。

  未来经济模式是重复上一轮经济增长特征,靠投资来推动,那么股票配置方向应该是与资源品相关的周期类行业;但如果我们相信未来中国是要依靠消费和产业升级来促进经济增长,那么明智地选择就是把资金更多的配置到与消费、产业结构升级相关的行业上。

  北大经济学系副主任苏剑:治理通胀还需呵护企业本次通货膨胀是由需求和供给两方面的因素共同推动造成的,因此,要治理就得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同时入手。目前应该采取“供给扩张、需求紧缩”这样的政策组合,用需求紧缩应对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用供给扩张应对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从而既避免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也避免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扩张性供给管理政策主要包括:给企业减税帮助提高企业实际得到的利润率,有助于刺激供给;加速人民币升值,有助降低原材料和能源价格;改善政府管理、深化体制改革;促进企业技术升级和技术改造、调整要素投入组合、进行自主研发等等,这些都有助于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目前我国通胀的特点主要表现,一是流动性过剩导致物价普遍上涨,这包括资产价格和商品价格两方面;二是流动性过剩和产能过剩二者共同作用,导致资产价格快速上涨,以及商品价格上涨从时间上落后于资产价格的上涨、从涨幅上低于资产价格的特点;三是由于生产成本的上升,尤其是劳动力价格的上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价格上涨幅度要高于其他产品价格的上涨幅度。因此,在本轮通货膨胀中,农产品,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如蔬菜价格的上涨幅度,远高于其他食品价格的上涨幅度。

  应该看到,中国企业的生产成本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都将呈现上升趋势,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将是中国经济的常态。因此,着眼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的扩张性供给管理政策,应该受到我国政府的足够重视。

  北大经济学院资深教授平新乔:楼市调控应先规范政府平台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开始采取“经营城市”战略,如苏州模式的特征就是,没有钱不要紧,先招商引资、拉动人气、抬高地价,再把贵的地给房地产开发商,然后政府就有收入了。苏州经验推向全国,带动了中国2002年以后这十年的中国经济高速发展。

  在这一模式中,政府实际上就是一个平台,平台两边一边是房地产开发商,另一边是买房子的老百姓。因此,当政府目标忽视房地产商的利益时,房价就会成为地价上涨的原因;当政府目标忽视购房者利益时,地价就会成为房价上涨的原因;当政府既忽视房地产开发商利益时,又忽视购房者利益,只追求自身的财政收入时,地价上涨和房价上涨为互为原因,轮番上涨。

  因此,政府在批评房地产开发商涨价时,首先应该检讨政府平台的经济政策是否正确,规范政府平台是控制房地产市场的必要手段,如果这一条不做,什么调控都没有用。

  北大经济学院副院长崔建华:未来房地产发展需注意六大问题本轮宏观调控最重要的文件之一是《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文件内容都是调控手段,对目标本身并没有什么解释。因此,不要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抱太大希望。

  此外,调控的难度也影响甚至决定调控的效果。比如部分城市和全部城市的关系、局部经济与整体经济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需求调控与供给调控的关系、房地产业与其它产业的关系、“本地人”与“外地人”的关系等等。

  对于未来中国房地产发展,需要注意六大方面问题:一是不能动摇房地产业的支柱地位;二是要从需求调控为主转到供给调控为主;三是不要迷信房产税,“经济发展就是要藏富于民,不要动不动就盯着老百姓的财产”;四是住房的社会保障,要对历史进行补偿,要以超常规的发展速度;五是不能长时间地损害自由与公平,也就是说现在的许多政策,尤其是限购政策,是行政力量的过渡干预,是对自由与公平的损害;六是要重视房地产业发展中的国际化的因素,包括人民币升值对房地产业的影响、外资准入条件的修改与完善等等。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尹中立:房价上涨导致储蓄率上升当前中国经济最大问题是结构性失衡,最主要问题是出口和投资在GDP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用宏观经济恒等式表达,意味着在投资和出口占GDP比重越来越大的时候,另一个变量国民总储蓄率一定在上涨。但从结构分析角度看,导致总储蓄率上升的原因,不是居民储蓄过快上涨,而是表现为企业和政府的储蓄大幅度上升,尤其是企业的储蓄。在2004年以后,企业储蓄第一次超过了居民储蓄,而且从那时候开始,企业储蓄一直超过居民储蓄。

  可以说,房地产是导致国民总储蓄以及结构性变化的根本原因,具体原因有三:首先,在房价上涨之前中国的土地作为一个生产要素,基本上无缘于社会财富的再分配,但随着土地价格的不断上涨,其参与社会财富再分配的程度越来越深;其次,商品住房用地与工业用地之间的价格差在10倍左右,实际含义是居民在用自己的储蓄补贴企业;最后,房地产还导致有房者和无房者,房多者和房少者的财富重新再分配,用经济学的语言来说,就是有产者剥夺无产者。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4844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