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4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2011博鳌房地产论坛:在期待和纷乱中开启新的十年

1楼
zhaowf 发表于:2011/8/18 11:41:00

  二零一一年八月,盛夏海南。

  一年一度的博鳌房地产论坛又如约而至,此次,千名地产专业人士再次聚首,就“下一个十年——改变中的房地产”这一主题进行为期两天的智慧碰撞,共同见证和开启地产行业新的十年。可以说,从2001年到2010年,中国房地产业度过了第一个非常精彩的十年。房地产行业在承担城市化高速进程中太多责任的同时也完成了自身的成长与嬗变。与此同时,在上一个十年中,在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推动下,整个房地产行业也为千百万国人实现了提高居住品质的梦想,无数百亿级千亿级的房企崛起,成就举世瞩目。这一切,都发生在那个并不遥远又略显粗糙的十年中。2011年的8月17日,一个注定将会记入房地产历史的一天。从这一天起,那些习惯于行使在快车道上的房企决策者们不得不面临减速的问题,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和接踵而至的内部挑战也许会让很多人更换道路直至更换思维,也许还将有一些人不得不黯然离场。在这次会议上,新的调控政策窗口预期,保障房执行力度、土地供应模式、高CPI下利率攀升等问题,通通摆到了业内参与者的桌面,这些改变也最终全面影响房地产业整体发展。2011年,这注定是一个对于房地产人来说有些艰难的一年,它有些沉重地拉开了众人期盼中的下一个十年的大幕。然而下一个十年是否将继续从前的辉煌却需要所有人从细微变化中寻找各自的答案。

  

2楼
zhaowf 发表于:2011/8/18 11:41:00

  房地产行业从来不缺少大佬,房地产行业的争吵也从不曾间断。对于同一个问题的解读,由于观察的角度和出发点的不同,就决定了终点的必然差异。在博鳌论坛上,业界与学界的争论,经济学家与地产大佬的较量,让整个论坛火药味十足,也为观者提供了看点。就在昨天,著名经济学家、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与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先生的观点PK就一直持续整个上午的讨论,他们观点的不同,有结论上的不同,也有论述基础性问题上的差异。而一些评论人士对整体的行业状况的描述也是众说纷纭,非但没有理清头绪,甚至使得现状变得更加扑朔迷离,这一点在博鳌论坛上体现得尤其充分。与此同时,业内标杆性人物任志强,昨天也在博鳌论坛发表了自己的演讲,在笔者看来,这其中除了一些个人的对调控政策中存在问题的抱怨以及对整体行业市场化运营的期许外,更多的是对于行业深度发展和走向的思考。和讯网也在第一时间对任志强的发言进行了专业的直播报道,然而笔者发现,任志强的发言在被不断转载的同时,也被冠以一些带有明显结论性和倾向性色彩的标题,因此也得出了令人错愕的结论。譬如有记者就从任志强的发言中得出“取消福利分房,北京房价会不到8000元”这样的结论。我想,任志强有的时候觉得自己很冤枉,更多的时候觉得自己被误读。很多莫名其妙的结论都被扣在他的头上。这其中当然存在传播者先入为主预设结论的问题,然而我们也相信,只要有人将关注重心离开北京或上海这样的城市,到中国“小一点的”大城市中看一看那里的建设热潮,各种看法一定会有改变。各种机构各类数据都试图描述中国房地产部门的状况,但却无助于对现状的评估。这样的误读并非只针对任志强,更多时候的误读发生在这个行业,发生在这个群体,甚至说发生在这个时代。因为从来没有一个行业有如此的热度,也从来没有一个行业能够牵动这么多人的神经。未来整个行业仍将在不断争吵和“被误读”中继续前行。

3楼
zhaowf 发表于:2011/8/18 11:41:00

  今年的博鳌房地产论坛是历史上最多开发企业及金融企业参与的一届论坛。大家的积极参与也印证了整个行业对未来的焦灼感,与此同时,必然预示着行业正逐渐走向成熟。这个南海曾经的小渔村,也成为积聚影响中国房地产力量所在的地方。过去的十年,是房地产市场在政府的不断调控及众多争议中螺旋式发展的十年。一方面是开发建设模式传统粗放,资源消耗大;而另一方面由于这十年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多数企业对转型发展未引起足够重视。今后,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将由数量增长型为主转为性价比提升为主,所有企业都必须要直面这个问题,否则将面临优胜劣汰的结局。笔者也亲身感受到,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这个十年的开始真的不是很美妙,所以会议的主办方将议题之一就设置成“山坳上的房地产”,这恰恰直观描述出整个行业在爬坡中艰难行进的一种状态。目前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受到遏制,二三线甚至中小城市又出现异动。限购令降低了国内城市炒购热潮,却引燃投资者去海外购房的热潮。外资绕过调控政策以及各种途径渗透,部分国内房地产企业则在资金困局下不惜饮鸩止渴。为应对这些,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限制投机和非自住业主购买住房,并通过抑制杠杆比例和限制贷款来保护金融体系。这些措施都发挥了明显效果,在抑制价格并降低“泡沫”交易数量的同时,仍然维持着私人投资和建设的健康步伐。此外,政府也似乎正在更好地对这些措施加以校正。可以说,这种成熟是多方面的,有政策制定者的成熟,也有市场的成熟,更多的是整个行业从业人员的成熟。只有这样,才能创造这样的环境和共识,即居民们将他们的公寓视为住处,而不是理论上价值储藏的有形手段。在中央一再强调房地产调控决心不动摇,方向不改变,力度不放松的情况下,我国房地产业和市场正处于空前的历史剧变中。未来的十年,将是一个快速改变的十年。从现在开始,并购每一天都在发生,更多企业走向合作,前十年粗放发展的企业将走向专业化,对于城市对于居住者的尊重将成为企业决胜之道。对于此,我们不得不改变,因为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

4楼
zhaowf 发表于:2011/8/18 11:42:00

  十年的时间,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可能已完成了他从身体到心理的转换,然而对于一个行业来说,依然可能是太过匆匆。十年前那些在博鳌论坛上熟悉的身影,今天有些已经不在,那些曾经被媒体热议的话题,今天已失去了热度。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有两个大趋势让我们无法回避,一个是美国的信息化,另一个是中国的城市化。也许,我们这个群体在无意中承担了某些历史的责任,也许在无意间加入了改变城市的力量。这是我们的幸运,也是我们的宿命,也许我们该做的是应该停下急行的步伐,对历史更多的倾听,对市场更多的尊重,对自我更多的完善,让灵魂跟上脚步。

共4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5039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