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央行对把人民币纳入其外汇储备的潜在兴趣反映出,部分国家为分散美元风险而采取了新的举措,而且各国对中国实力的认识正逐渐加深。
然而将外汇储备多元化的触角伸向人民币并非易事,并且存在着风险,因为人民币并未实现完全可兑换,并且不像美元那样可自由浮动(美元依然是全球范围内遥遥领先的储备货币)。这意味着适合海外央行持有的中国政府证券依然很缺乏。
高盛(Goldman Sachs)经济学家Alberto Ramos表示,持有人民币的风险有所不同。他指出,美元会有波动风险,而人民币则取决于中国官方的意志。
中国央行将人民币钉在一个预设的区间内,该区间每天都可能有所变化。尽管中国央行继续保持人民币处于被低估状态,但人民币已逐渐升值,自2010年6月份中国央行结束人民币牢牢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已升值6.7%。
智利央行行长Jose De Gregorio表示,智利货币当局正在研究把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但他承认这个过程面临着阻碍。
De Gregorio上周四表示,尽管这并非易事,但智利已开始研究通过新加坡投资人民币计价资产的可能性。
美国长期财政状况相关担忧不断升温,已使美元一度遥不可及的避风港地位被动摇,而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蔓延的忧虑也对欧元地位造成冲击,进而为主要新兴市场货币的进入(尽管还处于非常初期的阶段)创造了机会。
再者,考虑到智利同中国双边贸易的重要性,增加该国人民币储备的举措可能是有些道理的。今年截至7月底,对华出口和自华进口占智利总出口及总进口的比重分别为20%及16%。
不过高盛的Ramos表示,铜在智利对华出口中占据了绝大部分;而像其他大宗商品一样,无论是在哪里交易,铜往往是以美元计价。
智利是全球首屈一指的铜生产国,中国则是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
另外,以国际标准衡量,美元在智利外汇储备中的比重已经低于多数国家。De Gregorio表示,智利一半左右的外汇储备为美元计价,而全球平均比例为70%。智利外汇储备中35%左右为欧元。
但当地投行Banchile Inversiones外汇交易负责人Cristian Donoso表示,尽管目前存在限制,但长期来看,智利央行对持有大量人民币外汇储备有兴趣是很正常的,因为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人民币只会升值。
还有,若预期人民币将在今后五年内实现完全自由兑换的亚洲开发银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官员是正确的,那么围绕人民币的另一个问题或将在不太遥远的未来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