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罗宇凡/欧甸丘
在住宅宏观调控政策日益严厉的当下,商业地产却呈现出逆市上扬的态势。今年以来,众多房地产开发商、投资客开始转向调控措施较少涉及的商业地产,导致商业地产持续升温。
高速“增值”的商业地产背后不仅存在着潜在的投资机会,同样存在着潜在的投资风险,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在现有的市场条件下,无论是开发企业还是投资者、消费者,都应该理性面对商业地产的升温,实现商业地产市场上的多方共赢。
商业地产“热度”持续上行
在广州最繁华的北京路步行街,一栋30多层的某商业地产下面,十几个促销人员高举着“不限购、不限贷、升值空间大”的促销牌,在路上招徕顾客。
促销员李先生告诉记者,现在这栋商业地产的均价已经达到了每平方米2.38万元,比年初上涨了1000多元。“附近已经没有能够再建商业大楼的土地了,投资稳赚不赔。 ”他说。
根据广州中原地产的统计,2011年广州商业用商品房成交均价为每平方米22153元,比2010年全年均价高出10.9%,办公用地产成交均价为每平方米21281元,比2010年全年均价高出14.5%。
这种现象并不是个案。根据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2011年1-8月,北京商铺和写字楼的成交均价分别为每平方米24695元、24850元,较2010年分别上涨11%和6%。 2011年1-8月,北京商业地产供应面积231万平方米,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成交面积为203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上涨6%。供应与成交比由去年的1∶0.74增至1∶0.88,消化率较去年增加了14个百分点。
链家地产首席分析师张月认为,第四季度商业地产市场需求依然强劲,本地和外资企业在经济复苏期发展迅速,企业经营状况好转和经营规模扩大,都将促使商业地产需求的旺盛;对于住宅限购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将促使更多的投资购买需求溢出至商业地产。在无相关调控政策出台的前提下,前三季度商业地产价格快速上涨的趋势将在第四季度延续,并且升值的速度还会加快。
商业地产“大战”风险不容忽视
限购背景下大大小小的房企纷纷涌向商业地产“淘金”。“招保万金”四大龙头房企公布2011年发展规划及行业展望显示,谨慎扩张土地储备,转战商业地产是其战略选择之一。比如,以前坚持纯住宅开发的金地集团提出以 “住宅业务为核心,以商业地产和金融业务为两翼”的战略构想,向复合型房地产企业转型。
张月认为,银行、信托、企业债券等融资渠道收紧,促使房企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更注重在售项目的资金回笼。和住宅市场成交低迷相比,今年商业地产成交呈现逆市上涨趋势,极有可能成为限购下众多房企的“救命稻草”。亚太城市发展研究会房地产分会会长陈宝存认为,住宅市场“遭遇”限购、实业回报利润趋低,在投资渠道较少的情况下,大量投资客开始炒作不限购的商业地产。
张月等专家认为,商业地产趋热其间风险却不容忽视,政策调控很可能进一步向商业地产转移。
有专家认为,持有型商业经营资金回收周期较长,中小房企往往会向销售型商业地产领域转变,向短线投资经营转变。 “这些中小房地产开发企业往往对于商业运行的投入不够,导致后期资金回笼困难,虽然有开发商包租、返租的做法,但是目前这种做法的弊端已经开始逐步显现,投资风险慢慢地表露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