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10月15日,任志强、冯仑、陈淮等房地产界的名人受邀在合肥参加新地中心的高峰论坛。下面让我们听听此次高峰论坛上陈淮的精彩演讲。
芮成钢说他采访了世界一流的经济学家都对当前的经济悲观,有那么悲观吗?发达国家美国、欧洲他们当前最大的问题是找不到内生的经济增长动力。乔布斯的贡献对美国解决就业问题毫无用处。中国完全不乏经济增长的内生。我们有两个轮子,一个是我们今天讨论的城市化,第二个老百姓的消费结构升级。
内生的经济增长动力抑制不住的。所有发达国家进入衰退的过程中,在内外交困的过程中,日本成了世界一流的经济强国。完成了包括像我们今天所正在干的一样新干线重要基础设施的系统化建设任务。完成了老百姓住房从脱困期到改变期的转变。完成了自己在管理体系第二次管理的革命。
我们中国人不能在人民币升值做的比日本人做的更好吗?没那么悲观。
当发达国家他的政府正头疼于给老百姓减工资,中国政府讨论的是调整收入分配制度,怎么样给人民涨工资,这就是区别。我们说说城市化城镇化。我们要有远见、预见,希望我们的媒体身体力行。10年啊前,众口一词的公共舆论,你地方政府是要就业还是要市容。包括合肥、北京、上海在内的大城市存在了长达10余年的占道被清理的时候。前两天合肥市委书记来了之后拆违啊,三四年前一片声音讨伐宽马路大发展。
不顾老百姓死活的政绩工程。我们今天才对城市有一定的认识,我们大家都对城市是小学生。冯先生不要抱怨,你面对的不仅仅是体制。你面对的呼吁冯先生赶快裸捐这样的舆论环境。我们用这样小生产的眼光去大量社会的创新,大量社会的发展我们永远进步不了。
人们说,有一些学者、专家、媒体写博客,没听说哪个城市靠城市化实现了现代化。一说奥建设中小城镇,就说,是不是把泡沫引到中小城镇了。好象建的房子越多老百姓就受害。我不知道这因和果是怎么建立起来的。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绕开城镇化城市化历史发展阶段而实现了现代化。
诸位今天坐在听讲座,显然都是成功人士,绝对不是十六七八尺的多的果。我们中国正处在这样一个能够努力建设和形成,可以和世界一流强国竞争的工业生产能力和城市资产这样一个国家中。我们计划经济年代有很多的弯路,其中之一就是我们大规模的工业建设没有和现代化的城市建设结合起来。
刚才任总说的建保障房,去年580万套有280万套叫棚户改造。当时我们的新兴工业城市建设过程中,今天看起来已经成为城市的包袱住房改造。离开城市化我们谈不到世界的竞争,谈不到创新,中国想不想有一天我们比美国人还阔,成为世界一流的经济强国。
一线城市和二三线城市发展不平衡,各个产业发展不平衡,城市建设与基础设施不平衡,太多的不平衡。根本解决我们,大家努力希望的那个化解农民、农业、农村的三农问题。诸位—你上小学肯定学过,中国是个地大物博。中国是个自然资源严重匮乏的国家。我们曾经有个西部大开放,埋着很多值钱的东西,现在明确无误的告诉大家说,经过十一五计划探勘看法,我们确切的知道那些地方没有多少值钱的东西。
中国进一步的经济发展我们想过好房子,想拥有高收入、高铁,所有这些高资源指向性的结构升级,相当大程度依赖于是进口矿,解决所有这些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心腹大患,只有一条道可走,这就是城市化、城镇化。
我们在座诸位你这代人,也包括最年轻的,两代人要完成一个历史的,转变为大多数人住城里的民族,我们房地产发展的根本背景就在于要把一个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过渡的人,大多数住在城里来。我们的房子远远没有建设够。
我们不得不把人力、物力向沿海特大城市集中。那么如果前10年我们发展了沿海特大城市,那么第二个第二第三个10年,包括合肥在内,安徽各个地市级在内,将是我们城市建设住房建设、老百姓进城农民工定居的主战场。这个话题不是我们今天才提出来的,01年到05年的十五计划,那里都明确提出,中部地区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大力推进城市化、城镇化。
我们中部能够和谁竞争的资源应该说日益累计到一定程度了,但是我们能和国际市场接轨的城市远远滞后。武汉略大,其他五个省的省会城市规模都不足以成为世界级大城市。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压力,以及给我们的风险已经明白无误的在09恩年考验了我们一次。
二三线城市的发展不是限不是缩,而是大力扩张的问题。这是一个民族历史的任务,不是哪一个官员愿意和不愿意能够决定的事。当然我们的经济发展业面临很多新的难题和挑战。现在发达国家正在努力的想把他们的两大难题转嫁到中国来,怎么转嫁他的财政危机,找中国借钱,借了不还。美国政府欠我们的钱合七万多亿人民币。相当于美国美国人欠中国人2万2千块钱。
第二件事是压迫人民币升值,让你们的产生竞争力小一点,让我们的竞争力缓解一点。别小看我们今天面对的膨胀在很多程度上就来自于发达国家向中国转嫁他们这两大危机和压力。任先生说,成本推动型通胀,还有一个输入型通胀。我们老百姓不是像人人都蜗居了,不是的,我们城镇住房建设取得的成就是历史上任何国家都没有过的,我们在1990年城镇持有住忙面积20万平方米,2010年,我们的住房总面积是140亿平方米。存量资源是20年前的7倍。但是我们才解决了大多数人有房子住这个问题。今天我们奥解决的任务是在3到5年的周期内,实现所有人都有房子住。这就是保障房建设的由来。
保障房建设是一个长期任务,这话是不错的。但是集中大规模建设保障房是一个3到5 年的周期任务。我们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6.66亿城镇人口,2.35亿个家庭,我们估计,发达国家需要政府和社会无偿和基本无偿提供住房的所占比重城镇人口是6到7%,中国是20%到25%。人人有房住,我们需要4500万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