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房产“国八条”,强化稳定房价责任,规定二套房首付款比例不低于60%,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为了解房产新政“国八条”对全市房地产市场影响,市统计局组织人员对房产新政下全市房地产市场运行特点、现状成因、未来发展趋势及应采取的对策进行了全面深入地调查研究。宏观调控下的全市房地产市场运行特点
房地产开发投资平稳增长,投资增速回落。一季度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3.8亿元,同比增长28.8%,增速高于去年同期6.6百分点;上半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82.2亿元,同比增长30.9%,较去年同期增速回落24.9个百分点;1至7月和1至8月,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分别完成100.5亿元和117.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6%和31.7%,较去年同期增速分别回落了33.9个和43.6个百分点。投资增速回落一方面去年基数较高,另一方面受房产新政影响,房地产市场降温明显,投资增速放缓。
施工面积平稳增加,竣工面积下降明显。一季度全市房屋施工面积1405.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0.3%;上半年施工面积达1670.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1.2%;8月末,施工面积为1708.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3.3%。
全市竣工面积在一季度达到峰值后,增速逐月下滑,从6月份开始由增长转为下降,同比下降1.5%,随后降幅逐渐扩大,7月末,全市竣工面积同比下降17.3%,8月末,增速有所上升,仅为5.3%。
销售市场虽呈上扬态势,但活力仍显不足。新政实施后,房地产销售市场观望氛围浓厚,2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最低,同比下降54.2%,随后,增速逐月上扬,3月份同比下降12.6%,5月份由下降转为增长,同比增长23.1%,6月份达到24.5%,7月份达到32.4%,8月份为24.2%,总体呈现上扬态势。但与去年同期增速相比,均远远低于去年同期增速。与此同时,全市待售面积增加较快,8月末,全市待售面积47.2万平方米,是去年同期的2倍多,可见,全市销售市场活力仍显不足。
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总体稳定,有所松动。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降,但同比仍然上涨。从2月至7月全市新建商品住宅环比价格趋势看,总体呈现逐月下降趋势,6月份降幅最大,达到0.3个百分点。从同比指数看,全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呈现稳中有降,2月至7月各月同比价格指数分别为4.8%、4.8%、4.6%、4.7%、4.2%和3.6%,2月至5月同比价格走势平稳,各月价格指数差仅为0.1%,6月、7月下降幅度分别为0.5个和0.6个百分点,可见,全市新建商品价格住宅价格总体平稳,并略有下降。
开发企业资金压力加大,国内贷款下降明显。今年以来,央行连续三次加息,开发企业直接或间接融资困难,一季度、上半年房地产企业到位资金增速分别低于同期投资增速27.4个、9.4个百分点,其中,国内贷款下降尤为明显,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同比下降14.3%和6.1%,1至7月和1至8月同比增长仅为0.8%和4.8%。调控政策对全市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分析
银根收紧和二套房首付比例的提高虽抑制了一部分投资投机需求,但也抑制了改善性需求,是投资、开发规模放缓步伐、销售市场深度调整及房地产企业资金压力加大的重要政策原因。年内,央行连续3次加息,加重了按揭负担,加大企业资金压力,再加上严控开发贷款、提高二套房贷首付比例的政策效果逐渐显现,在抑制投资投机需求的同时,也限制了改善性需求的释放,投资增速放缓,市场深度调整。
调控政策加速保障性住房建设步伐,释放了部分购房预期,短期内对商品房市场形成挤出效应,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楼市观望氛围。调控政策加速推进了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度,一是建立了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务机制和目标责任制;二是完善了土地、资金等相关配套政策;三是加大了对保障性住房投入力度,上半年全市9184套保障房开工,完成省下达计划的71.5%。随着政策性住房供应力度的不断加大,住宅市场结构得到一定改善,并对全市房价起到一定平抑作用。但在政策性住房大量入市的同时,部分家庭抱有厚望,产生对楼市观望心态,进而退出商品房市场,从而对商品房市场形成挤出效应。
连续加息宏观调控政策使开发企业对未来资金紧张预期进一步增强,资金回款压力加大,开发企业减缓项目进度或取消部分开发项目计划,是竣工面积连续下降的重要原因,也一定程度刺激了开发企业降价促销的决心,从而销售量逐月上升。从房地产企业资金现状看,在银根紧缩效果不断显现下,开发企业对未来资金紧张预期进一步增强,减缓项目建设进度或取消部分项目开发规划保证资金正常运转。同时,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开发商打折促销力度的步伐,造成销售量上升,释放了部分市场需求。
国际、国内经济发展不确定因素增多,部分城市房价下跌及二三线城市限购令的即将出台,加重了消费者持币观望氛围和心里预期。国际金融动荡加剧,我国经济增速放缓,通胀压力增强,随着限购范围的进一步扩大,限贷政策严格执行,客观上加重了购房者持币观望氛围和心里预期,购房行为更加谨慎。对未来全市房地产市场趋势的基本判断
开发投资平稳增长,增速放缓。随着全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快速推进,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将保持平稳增长。同时,随着调控政策效果的逐渐显现,银根持续收紧,开发企业融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投资意愿下降,投资增速将放缓。
房价虽有所松动,但仍存上涨的可能性。随着调控政策效果的显现,观望情绪主导市场,房价出现一定松动,但是房价仍存上涨的可能性:一是当前通胀预期导致购房意愿增强;二是土地价格的上涨推动房价上涨;三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动房价上行。
短期内房地产市场难以充满活力。从当前房地产市场需求情况看,多项调控政策的出台,尤其下步二三线城市限购令的出台,降价预期更加强烈,加重持币观望心理,商品房需求欲望减弱,尤其投资、投机性需求进一步得到抑制,自主性需求也会更加谨慎,商品房市场乏力,短期内市场难以充满活力。
从中长期看,全市房地产市场依然向好。从中长期看,全市支撑房地产市场持续发展的因素没有改变。全市经济平稳适度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为全市房地产市场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尤其当前全市“一城四区”竞相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将会直接带动房地产业快速发展。近年来,全市居民收入和家庭财产的积累,为住房的潜在需求转化为有效需求提供了条件。从中长期看,全市房地产市场依然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