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的疲软与欧债危机的彷徨已经成为一个常态事件。在A股自身环境的诸多决定性因素中,我国经济在温和缓降中进一步推动转型也已经是一个常态,这是外部疲软的客观因素与自身转型的主观需求共同决定的。三季度GDP增速9.1%,前三季度增速为9.4%,全年预计在9.2-9.3%,均处于合理范围之内。未来几年中国“4-5%的通胀,8-9%的经济”总体仍将非常稳健。出口的底子、投资的惯性、内需的空间等决定了中国经济不可能出现“硬着陆”。对比当前欧美经济的疲弱与债务危机积重难返的境况,中国体制性的优势得到了更多体现。社会体制、经济体制决定中国经济不可能,也不允许出现硬着陆。只是在软着陆的缓降过程中实现逐进式转型。
一是,9月份CPI增速虽仍处于6.1%的高位区,但后期受翘尾因素大幅减弱、大众商品价格显著跌落、“猪通胀”周期消失、秋粮收割上市、10月9日起下调成品油价格等因素的共同作用,10月份开始的CPI会进入明显回落的轨道,我们预计10月份CPI将回落至5.5-5.6%,11月份CPI可能会“破5”,通胀的周期性拐点已经可以得到确定。
二是,9月份M1增速已经下降到8.9%,进入了历史谷底区。历史上,M1增速前几次的谷底分别是1998年6月份的8.7%、1999年1月份的9.6%、2002年1月份的9.5%、2005年3月份9.9%、2009年1月份6.68%。很明显,M1增速低于10%可视为谷底区,M1增速是股市的先行指标,超前周期在1-2个月。此外,由于12月份起公开市场到期资金远不足以对冲需补缴的存款准备金,存在下调准备金率的可能,结合12月份有超过万亿规模财政性存款的投放,意味着在“紧无可紧”之后,市场流动性形势也已进入一个拐点期。
三是,虽然温和缓降的经济还不至于促发宏调政策系统性转向,但解决温州债务危机一揽子政策、研究确定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与财税政策、广交会期间温总理提出要加大对外贸企业信贷支持、出台落实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36 条”细则、财政部和国税总局对企业持有2011-2013年发行的中国铁路建设债券利息收入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等,意味着政策面已经开始出现新的微调,已经处于中性趋松的拐弯期。
四是,技术上周与月的重要时间窗均集中在11月份。A股历史上前两轮大周期调整均持续了16个季度,分别是1992年6月末1429点至1996年3月末的512点、2001年6月底2156点至2005年6月底的998点。始于6124点的大周期调整在今年四季度也将完成16个季度的调整周期。此外,今年A股年线收阴的概率已经很大,结合去年的调整将构成年线的两连阴,但在A股历史上还未曾出现过年线三连阴的行情,如果A股行情的这个规律还存在,则明年年线收阳是个大概率事件。因此,技术面也显示四季度行情处于一个转折期。
五是,全市场A股的静态PE、按季滚动的TTMPE、一致性预期PE均已进入与2005年998点、2008年1664点横向比较下的历史底部区,行情整体均具有了足够的防御性,估值底已经或正在形成,也产生了明显的修复需求,A股的估值水平也已进入一个筑底拐点期。
另一方面,虽然诸多行情主导因素已进入“拐弯期”,但在四季度可能还不具备产生逆转性行情的条件。一方面,2300点一线能否止跌成底还需作进一步确认,即使得到确认,之后还有整固的过程。另一方面,在较长时间内,政策面只是通胀与经济双下行趋势中的不再收紧,只是结构性松动还不会出现系统性转向。再一方面,市场还需要观察房地产行业资金链如何“过年关”,以及房地产景气度进入“寒冬”对上下游产业链影响的程度。又一方面,即使行情在四季度能结束熊市调整转入新趋势,也需要至少一个季度以上的熊牛转换期。四季度行情的整体基调可以定义为“在筑底中反弹、在反弹中筑底”。四季度行情的重要阻力是2600点,即使政策环境有所好转,四季度行情还很难有效突破2800点,行情的主要特征将体现在“底部构造”上。
8月份以来的行业经济数据显示,行业景气度在从上游往下游显著下沉,结合经济转型的大趋向,内需与产业升级仍是投资主题选择的主要方向。此类主题股之前的估值并不便宜,但在行情底部阶段出现的补跌与恐慌性下跌,使得内需类与产业升级类主题股再次产生新的投资机会。
国务院明确研究开征环境保护税
在五年一度的全国环保大会即将召开之际,国务院20日发布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实施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积极推进环境税费改革,研究开征环境保护税;加强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具体措施,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把环境保护列入各级财政年度预算并逐步增加投入和其他财税优惠措施。
陆续出台的各项环保政策,无疑将使“环保”两字成为四季度搜索热词。根据意见,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依然是接下来的环保重点。环境部日前公布的上半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查核算结果显示,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和氨氮排放量实现同比下降,而氮氧化物排放量不降反升,同比增长6.17%。
为实现减排目标,意见要求完善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鼓励各地区实施特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加强污水处理设施、污泥处理处置设施、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和垃圾渗滤液处理设施建设。
意见特别针对氮氧化物排放高的现状,提出要对造纸、印染和化工行业实行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总量控制;电力行业实行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控制,继续加强燃煤电厂脱硫,全面推行燃煤电厂脱硝,新建燃煤机组应同步建设脱硫脱硝设施;对钢铁行业实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强化水泥、石化、煤化工等行业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治理;严格落实燃煤电厂烟气脱硫电价政策,制定脱硝电价政策;对可再生能源发电、余热发电和垃圾焚烧发电实行优先上网等政策支持;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实行差别电价,对污水处理、污泥无害化处理设施、非电力行业脱硫脱硝和垃圾处理设施等鼓励类企业实行政策优惠。
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大环保产业政策扶持力度,扩大环保产业市场需求。实施环保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应用、重大环保技术装备及产品产业化示范工程。对生产符合下一阶段标准车用燃油的企业,在消费税政策上予以优惠。制定和完善环境保护综合名录。对“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研究调整进出口关税政策。
一直以来困扰环保行业发展的资金来源问题也受到了重点关注。意见明确指出,鼓励多渠道建立环保产业发展基金,拓宽环保产业发展融资渠道;要把环境保护列入各级财政年度预算并逐步增加投入,适时增加同级环保能力建设经费安排;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债券用于环境保护项目,加大对符合环保要求和信贷原则的企业和项目的信贷支持。
谁来护盘:新兴产业亮点不断
似乎是对相关市场人士预判的印证,从实际市况表现来看,打好“政策牌”的确已成当前要务。从三季报系统分析,由于国内外宏观经济持续低迷,周期性行业持续走“下坡路”,工程机械、房地产等行业上市公司增长能力明显放缓。而由于受不断出台的各项政策刺激,新兴产业则亮点不断。统计显示,在发布预告的83家新材料上市公司中,有62家业绩预喜,其中有30家公司预增幅度超过50%。无独有偶,受国家稀土产业政策和节能减排政策提振,多家磁性材料和环保领域公司业绩预期增幅在100%以上。
在二级市场上,受益政策的行业一直是资金青睐的投资热点。2009年6月17日至2011年2月28日期间,中证十大产业指数中的汽车产业、装备产业、电子产业、轻工产业、有色产业、船舶产业、纺织产业、石化产业的累计收益率分别为74.64%、69.90%、62.12%、59.56%、48.95%、48.46%、35.31%、12.00%,均高于沪深300指数同期7.61%的累计收益率。
“事实证明,在内忧外患的动荡市中,坚持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把握好投资方向,也能获得可观收益。”海富通国策导向基金拟任牟永宁如是表示。“从长远看,新兴产业中会有一个甚至几个行业异军突起,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新的经济增长点。具体到行业上看,新材料、节能环保、移动互联网、生物医药等行业拥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和旺盛的需求潜力,发展前景较好。但同时,新兴产业公司的估值也需要业绩做支撑,那些成长速度不断超预期的公司更具有投资潜力。”
从目前来看,K线单边下行的情况已远超“震荡市”范畴,如此颓势下,继续“跟着政策去投资”是否仍能实现超额收益?牟永宁认为,从历史业绩来看政策扶持对相关行业业绩的刺激作用毋庸置疑,而从近期的市场行情来看,政策利好效应也在持续显现。进入四季度以来,受益于“十二五”规划拉动内需政策的食品饮料涨势喜人。天相投顾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0月18日收盘,食品饮料行业涨幅达2.69%,跻身申万一级行业涨幅榜前三,这无疑为以政策受益作为投资主线的股民彰显着光明的投资前景。
谁来护盘:新兴产业亮点不断
似乎是对相关市场人士预判的印证,从实际市况表现来看,打好“政策牌”的确已成当前要务。从三季报系统分析,由于国内外宏观经济持续低迷,周期性行业持续走“下坡路”,工程机械、房地产等行业上市公司增长能力明显放缓。而由于受不断出台的各项政策刺激,新兴产业则亮点不断。统计显示,在发布预告的83家新材料上市公司中,有62家业绩预喜,其中有30家公司预增幅度超过50%。无独有偶,受国家稀土产业政策和节能减排政策提振,多家磁性材料和环保领域公司业绩预期增幅在100%以上。
在二级市场上,受益政策的行业一直是资金青睐的投资热点。2009年6月17日至2011年2月28日期间,中证十大产业指数中的汽车产业、装备产业、电子产业、轻工产业、有色产业、船舶产业、纺织产业、石化产业的累计收益率分别为74.64%、69.90%、62.12%、59.56%、48.95%、48.46%、35.31%、12.00%,均高于沪深300指数同期7.61%的累计收益率。
“事实证明,在内忧外患的动荡市中,坚持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把握好投资方向,也能获得可观收益。”海富通国策导向基金拟任牟永宁如是表示。“从长远看,新兴产业中会有一个甚至几个行业异军突起,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新的经济增长点。具体到行业上看,新材料、节能环保、移动互联网、生物医药等行业拥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和旺盛的需求潜力,发展前景较好。但同时,新兴产业公司的估值也需要业绩做支撑,那些成长速度不断超预期的公司更具有投资潜力。”
从目前来看,K线单边下行的情况已远超“震荡市”范畴,如此颓势下,继续“跟着政策去投资”是否仍能实现超额收益?牟永宁认为,从历史业绩来看政策扶持对相关行业业绩的刺激作用毋庸置疑,而从近期的市场行情来看,政策利好效应也在持续显现。进入四季度以来,受益于“十二五”规划拉动内需政策的食品饮料涨势喜人。天相投顾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0月18日收盘,食品饮料行业涨幅达2.69%,跻身申万一级行业涨幅榜前三,这无疑为以政策受益作为投资主线的股民彰显着光明的投资前景。
郑眼看盘:反弹或随时出现 “适度投机”为好
周四A股惨跌,收盘沪综指跌1.94%报2331.37点,盘中一度创下2315.90点的新低;深综指跌2.92%报974.85点。从盘面看,煤炭、地产等股杀跌动能较强,其余板块个股也多数杀跌,仅银行、券商等少数板块较为抗跌。
先说下笔者前一天是犯错了,因当时认为2350点一带是建仓机会。现在看来该点位买入者显然被套,昨股指竟相对爽快地杀至新低。好在股指短线杀跌已相对充分,加上2250点一带支撑也极强,所以这些投资者未来也不一定会输钱,料大盘大幅震荡反复机会较大。
昨中国水电(601669)再度惨跌并一度破发,但收盘时股指有一波上拉,中国水电最终勉强收于发行价之上。从该股这两天灰头土脸的表现来看,显然已使有关方面继续发行大盘股的难度变得极大,所以其必有意护盘。很明显的是,按这个走法,陕煤股份、中交股份等根本是没机会挂牌的,相关方目前应极为焦虑。
外围股市并未如何跌,只是我们内部有些消息对投资者信心产生些影响,这主要指的是市场传说“IPO上报材料审核周期将取消原有的3个月预留审核时间”。当前IPO原本就较快,投资者本来就极度 “窝火”,该消息本质上是加快IPO的工作效率,所以使股民信心更加丧失。另外,建行次级债融资公告也产生些压力。最近一段时间,已有数家银行有类似消息,这使得投资者对汇金增持银行股的看法产生微妙变化。
钢材、焦炭、铜、天胶等内盘商品期货连连惨跌,这对相关资源股短期压力极大,也预示了未来经济进一步趋暖的市场预期。通常来说,当资源股杀跌时,投资者最好不要猜底,此类个股要么不跌,跌起来就没有底。当然,上涨也是如此,同样会涨得极度离谱。笔者记得2004年后资源类股杀跌那一波就极猛,当时基金杀得兴起,根本是不计买入成本的,料如今该逻辑同样成立。崽卖爷田不心疼,“坑爹”的基金这些年来也没多少长进。
资源品有步入熊市的架势,这么一来我国的通胀压力会进一步减弱,也就是说,临近下一波货币松动时间或因此而略为提前,虽然就极短期来说,货币松动的机会还是不大。
后市方面,虽然昨临收前股指被拉升一波,但其力度和决心似乎极有限,所以除非消息面有意外利好,一般股指会暂难走出困境,短期内仍有可能下探。
操作方面,如果股指继续维持跌势,只要盘中抵抗有限,那么投资者可于本周五或下周一继续补仓,笔者认为,如今的股指随时面临较强的反弹,虽然未必是真正大底。
“17”这个数字在上证综指历史上常常意味着机会,虽然弄不清是何道理。前一波2245点至998点的超级熊市调整了16季,至第17季股指仍在底部;本波由6124点始的调整迄今刚超过16个季度,在上面碰巧逃走的投资者应可 “适度投机”,赌一把坏不到哪去,四季度A股找到大底的机会颇大。
郑眼看盘:反弹或随时出现 “适度投机”为好
周四A股惨跌,收盘沪综指跌1.94%报2331.37点,盘中一度创下2315.90点的新低;深综指跌2.92%报974.85点。从盘面看,煤炭、地产等股杀跌动能较强,其余板块个股也多数杀跌,仅银行、券商等少数板块较为抗跌。
先说下笔者前一天是犯错了,因当时认为2350点一带是建仓机会。现在看来该点位买入者显然被套,昨股指竟相对爽快地杀至新低。好在股指短线杀跌已相对充分,加上2250点一带支撑也极强,所以这些投资者未来也不一定会输钱,料大盘大幅震荡反复机会较大。
昨中国水电(601669)再度惨跌并一度破发,但收盘时股指有一波上拉,中国水电最终勉强收于发行价之上。从该股这两天灰头土脸的表现来看,显然已使有关方面继续发行大盘股的难度变得极大,所以其必有意护盘。很明显的是,按这个走法,陕煤股份、中交股份等根本是没机会挂牌的,相关方目前应极为焦虑。
外围股市并未如何跌,只是我们内部有些消息对投资者信心产生些影响,这主要指的是市场传说“IPO上报材料审核周期将取消原有的3个月预留审核时间”。当前IPO原本就较快,投资者本来就极度 “窝火”,该消息本质上是加快IPO的工作效率,所以使股民信心更加丧失。另外,建行次级债融资公告也产生些压力。最近一段时间,已有数家银行有类似消息,这使得投资者对汇金增持银行股的看法产生微妙变化。
钢材、焦炭、铜、天胶等内盘商品期货连连惨跌,这对相关资源股短期压力极大,也预示了未来经济进一步趋暖的市场预期。通常来说,当资源股杀跌时,投资者最好不要猜底,此类个股要么不跌,跌起来就没有底。当然,上涨也是如此,同样会涨得极度离谱。笔者记得2004年后资源类股杀跌那一波就极猛,当时基金杀得兴起,根本是不计买入成本的,料如今该逻辑同样成立。崽卖爷田不心疼,“坑爹”的基金这些年来也没多少长进。
资源品有步入熊市的架势,这么一来我国的通胀压力会进一步减弱,也就是说,临近下一波货币松动时间或因此而略为提前,虽然就极短期来说,货币松动的机会还是不大。
后市方面,虽然昨临收前股指被拉升一波,但其力度和决心似乎极有限,所以除非消息面有意外利好,一般股指会暂难走出困境,短期内仍有可能下探。
操作方面,如果股指继续维持跌势,只要盘中抵抗有限,那么投资者可于本周五或下周一继续补仓,笔者认为,如今的股指随时面临较强的反弹,虽然未必是真正大底。
“17”这个数字在上证综指历史上常常意味着机会,虽然弄不清是何道理。前一波2245点至998点的超级熊市调整了16季,至第17季股指仍在底部;本波由6124点始的调整迄今刚超过16个季度,在上面碰巧逃走的投资者应可 “适度投机”,赌一把坏不到哪去,四季度A股找到大底的机会颇大。
博众研究:跌破2300点是大概率事件?
今早金融股苦苦拉台,而其他权重板块却表现较弱,十分不给力,为什么?银行板块虽然在支撑着大盘,但是由于其他权重板块不给力,在这种情况的前提下,投资者担忧市场会进一步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