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银十临近尾声,以上海、杭州为代表的长三角等多地开启了一轮声势浩大的“业主围攻开发商”大戏,让今年楼市显得更加与众不同。有句话叫“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房价大跳水,也让购房者心态浮出水面。
对于业主围攻事件,北京大学房地产法研究中心主任楼建波认为,商品房也是商品的一种,购房者在签订购房合同时,也意味着需要自行承担价格波动带来的冲击。仅因为楼盘降价,老业主就要求退房或补偿差价,不符合契约精神,同时也会对市场带来负面的示范效应。
随着楼市调控效果逐步显现,降价与否让开发商和购房者都陷入了两难境地。不降价,开发商业绩压力大,刚需客不满意;若降价,开发商怕会引起前期买房的业主不满意,二手房东和投资客也会很郁闷。降还是不降,这是个问题。
“房子降价,可以买好房,但又担心继续降价,买到手的房子贬值。”某购房者的心态能够反映多数人的持币纠结。对于业主群体来说,房价下降并不完全是好事。而实际上,每个购房者都是潜伏中的“老业主”。
某楼盘销售经理认为,并不是谁都希望房子降价,房主肯定不希望房价跌,同时,如果房价真跌了,购房者也不好受。目前不少媒体都在“轰炸”报道“降房 价”,部分购房者开始看空楼市,认为房子降价的可能性较高,因此,放缓了购房脚步。既担心房价涨,又怕房价下降,在这种时刻买房,买与不买都是心怀忐忑。
正是购房者这种“买涨不买跌”的心态,无论房价如何降,重点城市的一些房价坚挺的楼盘销售量依然不可撼动。业内人士指出,一些房源具有稀缺性,如学区 房、地段好、配套完善或环境优美的市内房源价格抗跌能力较强,受到购房者的青睐。不论在行政区域上怎么划分,在许多购房者眼中,都有自己对“市区”的标准 和对抗跌能力的评价。对此,一些购房者表示,房产商的品牌和小区物业服务也是选房的重要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