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土地流拍频现
11月2日,济南市国土资源局公告出让的11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有9宗因无人申请购买而流拍,另外2宗土地则以底价成交。
进入下半年以来,昔日热闹的土地竞拍场面变得冷清起来,底价成交甚至频频流拍,在部分城市呈现出蔓延之势。成都市近日拍卖五块土地,其中2块流拍,3块底价成交。武汉市今年下半年举行的两次土地挂牌拍卖会上,多数地块以底价成交,竞价地块屈指可数。
10月,在南京举办的三场土地出让活动中,共推出16幅地块,最终只有7幅以底价成交,7幅土地延迟拍卖,1幅土地流标,1幅溢价仅1.9%。
土地流拍频现,凸显当前一级市场的冷清。山东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李铁岗认为,在限购和限贷等调控措施下,开发商资金短缺已经非常严峻,在房价尚不明朗的情况下拿地对很多开发商而言已是一种不明智的选择。
“假摔”还是“真降”?
记者调查发现,无论是新开的楼盘还是正在出售的楼盘,都出现了看房人少、成交低迷的情况,而一些开发商表示近期已无拿地计划。专家表示,进入10月份以来,房地产市场出现购房者观望房价和开发商观望地价的“双观望”状态,土地一级市场和住房二级市场都处在以价格涨跌为中心的博弈中。
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最近频频爆出大幅降价消息同时,二、三线城市也慢慢进入降价序列。频频遭受质疑的房价“假摔”声正逐渐消去,楼市开始显露“真降”痕迹。
两大隐忧暗藏
一方面是土地频频流拍和以底价成交,另一方面开发商和购房者“双观望”的情绪加剧,专家表示,这种局面如果继续维持,可能会给今后房地产调控带来不小压力。
山东师范大学房地产经营管理系主任程道平认为,原本应投入市场的土地因为流拍未能或延缓投入市场,这将使一年或一年半时间后的住房供给量减少,加剧刚性需求与住房实际供给之间的矛盾,从而为房价下行增添新的变数。此外,频繁出现的土地流拍也可能给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带来一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