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去房地产化”与发展“文化强国”

1楼
零下100度° 发表于:2011/11/16 10:29:00

一、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地位逐步失去

    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创造了十多年来只涨不跌的神话,同时也扭曲了中国的经济发展,由于房地产的高利润,导致大部分资金流向房地产行业,造成房地产行业一业独大的情形,使其他行业逐渐的趋于“空心化”,经济结构的矛盾突出,据统计现实,每年的房地产投资高于30%。我国经济“去房地产化”,使房地产的价格回归合理,同时,使集中于房地产投资的资金分流,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

那么,在房地产这一巨人倒下之后,谁来替代这一支柱性产业?

二、文化产业将逐渐的取代房地产业的地位成为一种趋势

       10月25日,***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公布。《决定》提出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并提出了到2020年的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

     这是执政者在十七大以来,首次将文化体制改革问题确定为全会的核心议题。

     文化产业首次被明确确位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意味着文化产业将逐渐的取代房地产业的国民经济的支柱性地位,中国经济中“去房地产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业内也达成了共识。

      股市的先知先觉,让一部分人炒文化股又赚了一笔,国人好赌,处处可见。

三、没文化真可怕

      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1.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了25.8%,占GDP的比重为2.75%。2004年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一直快于整个经济发展。2004年至2008年间,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3.3%,比同期GDP的年均增长速度高近5个百分点;2008年至2010年间,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4.2%,比同期GDP的年均增长速度高了近一倍。

     虽然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是两个概念,但文化事业的发展、文化影响力的增强离不开文化产业的发展。如今,文化产业的发展成果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肯定,但此次十七届六中全会关注的关键问题——“文化影响力”却并未随之增强。

    贺军认为,国内的文化产业基本上是产业强而文化不强,甚至很多文化创意产业搞成了房地产。

     贺军所谈的,正是近年来多地涌现的各种文化产业园,多数沦为了圈地,而真正的文化产品却并未出现多少。

四、振兴“文化强国”从“去房地产化”做起

     目前,中国经济“去房地产化”也已经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自去年以来,中国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房地产调控的政策,目前效果已经显现,一二线城市的价格开始出现松动的迹象。刘明康主席在退休前多次讲过银行系统内做的压力测试就是房地产价格跌30%—50%,银行系统也不会出问题,为房地产价格回落造势,当然房地产行业不会出现如此大的降幅。

    目前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开始微调,定向宽松,房地产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一年内仍然维持适度从紧,即使因为面临经济增长压力放松,针对房地产调控的政策也不会放松,房地产没有人期待政府会出手救市,重复2008年的旧路。

     《***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必须全面贯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立足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激发文化创作生产活力,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中国经济“去房地产化”已成定局,同时明确定位文化产业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去除了房地产过分“吸金”影响,剩余资金和流动性通过政策的引导才会进入文化创意产业“淘金”,配置和培育出新型文化业态,实现文化产业的腾飞。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7969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