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2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新增外汇占款为负249亿元,是2007年12月份以来首次出现单月负增长,比9月下降了248.92亿元,为近四年来首次。据上海有色网(SMM)查阅,外汇占款是央行收购外汇资产而相应投放的本国货币。近年来,外汇占款出现负增长只有2007年12月,为负2303亿元,是财政部用特别国债注资中投所致。
多位经济学家表示,外汇占款出现罕见“负增长”受多方面因素影响。10月中国贸易顺差170.33亿美元,同比收窄36.5%;在欧债持续扩散、美债重新燃起的经济背景下,中金报告数据显示,10月,我国热钱流出规模约1800亿元;另外,人民币贬值预期导致银行结汇减少。
10月外汇占款下降直接影响了我国基础货币投放量,导致资金面偏紧。另外,临近年底,银行应向央行上缴存款准备金,资金变得更紧。业内普遍认为,这使流动性进一步放松的必要性大幅增加。而市场最大的呼声是,外汇占款下降为下调存准率增加了空间。
股市低迷不振,楼市拐点确认,中小企生存难……因而市场一有风吹草动,业内对于存准率下调的预期就再次燃起。
上海有色网(SMM)注意到下调存准率的呼声从10月PMI意外回落开始涌现,10月PMI回落0.8个百分点至50.4%,分析人士表示,这为央行下调存准率增加了空间;11月初,央行在公开市场缩量发行央票,并暂停正回购操作,存准率下调预期高涨;11月中旬,央行公布数据显示,10月新增人民币贷款5868亿元,为今年6月以来的最高值,信贷闸门松动,存准率下调预期再起。
上周,1年期央票利率连续下调再次被视为货币政策转向的信号,存准率下调的预期已经越来越强。而昨日公布的10月外汇占款减少,让市场再次议论纷纷。
我们姑且不论这一次次呼声是否得到了响应,但至少从高呼存准率下调的一路看,市场亟待货币政策的放松,从而对股市、期市形成重大利好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