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30日晚宣布,从2011年12月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调整后,中国大型金融机构和中小金融机构将分别执行21.0%和17.5%的存款准备金率。这是近3年来,中国存款准备金率首次走出“上调”区间.
在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之后全国各界专家纷纷发表言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认为,货币政策的放松是结构性的。货币的放松,重点是只针对实体经济,重点是针对比如受到融资压力比较大的小企业,从这些方面提供一些重点的支持,但是对整个房地产的融资政策,包括一些在供给需求调控方面的政策,并没有根本性的转变,所以不会是房地产融资政策的转折的信号。
侯宁:下调存准后果严重在通胀依旧高企之时下调存准,释放的是极其糟糕的信号,虽然银行籍此可以增加放贷资本,房地产市场可因此看到一点‘曙光’,但此举却加剧了通胀预期,加剧了宏调失败的预期,更加剧了中国经济无法承受转型之痛的预期。
东方证券首席策略师邵宇分析称,此次下调比较意外,说明政府对宏观经济下滑比较担心,“现在已经不是防通胀了,而是防止经济下滑。”从现在的情况看,投资,尤其是地产方面的投资下降都比较明显,再加上欧债危机愈发深入和美国经济情况长期不景气。
叶檀认为,央行下调存准率是货币政策略微宽松的信号,有利于缓解资本市场目前信心丧失的问题,并缓解上市公司资金链,但是对公司盈利问题不会有所帮助。对于房地产市场,叶檀认为此次下调是“中性偏利好”的信号。
在众多专家的言谈话语之间,不难发现面对此次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各界的看法不一,对于市场和国民经济到底会出现什么样的影响?是会在货币相对宽松的情况之下刺激市场的发展,改变当前房地产市场资金链短缺的局面,还是因为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会出现通货膨胀的现象呢?
不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但是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讲这无疑是在2011年救市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房地产专家韩世同认为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对于稳定楼市还是有所帮助的。
建工房产副总经理高贤林认为,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不是针对房地产而言的,但是无疑这些资金融入市场对楼市而言是绝对有好处的。他表示,房地产不能硬着陆是肯定的,政策不会放松,但银根松动这一举动或许会加大房企的活跃度。
在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情况之下,银根逐渐的出现松动,普通百姓的购买力会逐渐加强,在此基础之上无疑是缓解了开发商资金链条缺失的难题。此外在政策 的影响之下必将会对消费之的内心发生变化,认为政府在运用经济手段拯救房地产市场,刚需族的观望情绪也会就此逐渐减弱,市场的销售模式也会随即打开。楼市 能否破冰自救不在于国家的宏观调控,而是在于整个房地产市场的重组和告别暴利采取平稳发展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