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上周的楼市最引人瞩目的依然是政策。存款准备金率下调、限购令面临延期,前者被一些人解读为市场回暖的救命稻草,而后者则彰显了政策调控继续进行的决心。 临近年关,市场上出现了大规模的楼盘上市潮,在调控之下一拖再拖的楼盘终于迎来了现房上市的盛宴,只是一片观望和寒冷气氛中,这样的盛宴是否会依然缺少购 房者的参与?降价与反弹的双方博弈依然在继续,市场已经告别了非黑即白的时代,进入了面目不明的灰色时期。
《地产评论》
今年楼市的市场交易量大幅下降,十月份后,温州民间资金链断裂、鄂尔多斯债务危机等集中见诸报端,于是,不少人惊呼:拐点来了、市场要崩盘了……各 种言论甚嚣尘上。市场真是突然急转直下吗?购房者真的就瞬间消失了吗?这是一种典型的“非黑即白”的判断思路。事实上,政策调控早就开始,现在恰恰是到了 基本见底的时候。在确定性增加、市场发展方向已经非常明确的情况下,更适合用“灰度判断”。正如华为总裁任正非所说:“任何黑的、白的观点都是容易鼓动人 心的,而我们恰恰不需要黑的或白的,我们需要的是灰色的观点,介于黑与白之间的灰度……”
《新民周刊》
“如今不打折,你都不好意思卖房;售楼处不挨砸,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品牌开发商;不在多城市同时挨砸,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全国性大开发商;不关 几十家门店,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品牌房产中介。”拐点的确是到了,大家说着笑话,看着笑话,觉得房价再下台阶并不遥远。这节骨眼上,存款准备金率降了。 房地产调控是否会再次上演2009年临门一脚却掉头而去的那一幕?正逢“四季度楼市拐点论”甚嚣尘上,问题是:究竟是向上拐,还是向下拐?
《房周刊》
以前想买房,大概只有尾房或者二手房的选择。而现在,持续的调控,低迷的楼市,销售的不畅,让大量期房拖成了现房。被市场逼出来的现房时代正悄然走 近。现房能够规避期房的隐患,眼见为实,同时立马可住。对开发商而言,不再有预支购房款盖房的美事,也不再能靠着拖延时间蒙混过关……现房,拼的就是开发 商的实力。准现房、现房扎堆来袭,购房者更可以货比三家,从容选择。
《南方都市报》
据统计,至少有10个城市的住房限购措施,将于月内到期。据媒体报道,住建部已知会相关地方政府,对限购政策将于2011年年底到期的城市,需在到 期之后延续“限购令”。对此,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朱中一分析,将“限购令”延期,是因为尚没有出现可以替代的政策,而又担心楼市失控,房价反 弹,于是只好延续。日前李克强副总理“进一步巩固调控成果”的表态,已然表明中央将会继续坚持对房市的调控。
《东莞时报》
楼市低迷,全国各城市都在重复相同的困境,全国开发商在做同一道作业题,对他们来说,需要摈弃季节所孕育的某种迟钝,变得更为敏感和积极。为楼市寄 上10封明信片,邮寄对象上至政府决策层,下至普通消费者。每个邮寄对象都承载着对当下市场形势的一种真相还原,并从中折射出某种趋势信号。
《温州都市报》
上周开始,中国人民银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大约释放4000多亿元流动性资金。2008年10月——2009年3月的历史逆转会不会在楼市重演?很 多人就将此“降准”看成是个不错的开始。但从政策面来看,限购令延长之声不绝,反弹信号依然没有明确。有人认为,趁眼下这波最大的新盘上市潮,选择在年前 买房也是一个理性的选择。等开发商大幅调整价格时,一定会大幅度降低产品标准,降价陷阱不能不防。
《珞珈财经》
中国人的房产梦似乎根深蒂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乌托邦式的幻想初衷是美好的,但好利者就是利用这样的黄粱美梦让你不得欢 颜。在政策调控市场冷淡的今天,依然有各式各样的房地产谎言,直指房价不会下降。城市化进程、土地价格偏高、人多地少、空房子能保值等等谎言,掩盖了事 实。严重扭曲的不合理房价,已经掏空了千千万万买房自住者一辈子的血汗钱。
本报记者 袁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