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与2010年之前的“地王”频现的冲动相比,资本市场开始理性回归。就青岛而言,两笔房地产业界的并购引人关注:一是中润置业以低于买价两亿多元转让莱阳路8号地块,二是开发区上实唐岛湾项目50%股权转让给周大福。 两起并购相差不超过十天。
从全国层面看,那些在房地产市场火红一片时涌入的企业纷纷选择了逃离。相关统计显示,2011年年初到12月上半月,非地产主业企业房地产产权交易就达238宗,总金额超过400亿元。
有人说,2012是玛雅大预言应验之年,也是中国房地产末日之年。
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经济学家郎咸平预言:楼市若崩盘99%白领会破产。2008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则判断:中国房地产泡沫破灭,显崩溃迹象。
种种预言或推测,都为今年的房地产业抹上了重重的冷灰色调。
然而,按照中国传统哲学观点,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任何事物的转变,往往在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处,出现新一线生机。
丘吉尔有句经典: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你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
历史的忠实记录,不偏不倚,总是能给活在现在的人一些警示或启发。
房地产泡沫,除去2008年新近发生的美国两房危机案,再远一点,人类历史有三次房地产大泡沫不容世人忘记:其一是1926年,发生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房地产泡沫破裂,直接导致华尔街股市的崩溃,最终导致了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经济大危机。
其二是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房地产泡沫。20世纪80年代后期,为刺激经济的发展,日本中央银行采取了非常宽松的金融政策,鼓励资金流入房地产以及股票市场,致使房地产价格暴涨,东京都一地的地价甚至超过了美国全国地价总和。所有泡沫总有破灭的时候。1991年后,随着国际资本获利后撤离,日本房地产泡沫迅速破灭,房地产价格随即暴跌。人们常称这次房地产泡沫是“二战后日本的又一次战败”,把20世纪90年代视为日本“失去的十年”。即使到现在,日本的房地产业依然没有走出低谷。
其三是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房地产泡沫彻底破灭,并直接导致各国经济严重衰退。在这场泡沫中,香港平均每位业主损失267万港元,有十多万人由百万“富翁”一夜之间变成了百万“负翁”。
房地产业在历史中起伏跌宕,由疯狂而转衰落,又由衰而生而长。
因着盛极而衰的因果。2012年,是否是中国的房地产业末日之年,或是转衰元年?
或许,任何经济学家的预测或研判,都抵不上中国政治家们“治大国若烹小鲜”的娴熟决策,和中国经济大环境的熏陶,中庸之道,不偏不倚,合理和谐,不大起大落,市场平稳健康,也许是中国房地产的未来之路。
易经讲,生生不息谓之易,易,乃变化的意思,由“简易”到“不易”再到“变易”。事物的否泰转化,都有规律可循,而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有了这份自信和悠然。
忽然想起自己所从事的报业,一个近年来被视为走夕阳路线的行业,最近有一个消息令人精神一振。股神巴菲特斥资两亿美元收购了家乡的《世界先驱报》。有人将其理解为股神带有“家乡情结”的“慈善之举”。一向资本嗅觉灵敏的股神会为了慈善而为吗?至于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我宁可相信,传统纸媒报业触动了他的哪个兴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