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John Brynjolfsson:房地产市场不会拖累大势

1楼
收藏家 发表于:2012/2/2 11:31:00

John Brynjolfsson,现任博时基金管理公司海外研究顾问,曾在全球知名的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工作十九年,任真实收益部投资总监,董事总经理,投委会小组成员,管理800亿美元以上的资产。

【财新网(微博)】(记者 张冰)正值外汇占款降幅扩大、热钱流出讨论升温之,采访宏观对冲基金Armored Wolf首席投资官John Brynjolfsson,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

John Brynjolfsson曾经是金融危机以来声名大噪的PIMCO(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的明星基金经理,曾经管理过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基金。他在PIMCO他管理的真实收益基金(PIMCO Real Return Instl Fund)是一只通胀保护债基金,过去10年年化收益达7.6%,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在晨星同类基金中排名中都处于前1%。John Brynjolfsson目前兼任博时基金海外部研究顾问。

自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的相互影响和依赖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状态,因此倾听来自海外的声音尤为重要。John Brynjolfsson对于中国经济的乐观是近期少见的,但对于投资者来说,结论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其论证逻辑。

财新记者:市场一直在谈论投资者从新兴市场撤退,并返回美国市场。按照常识这是一个选择么?你如何看待这种即将到来的变化?

John Brynjolfsson:一个关键问题是,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新兴市场一直被认为视为高风险资产类别。当投资者们开始在新兴市场中寻找投资机会的时候,他们还不曾理解全球经济必须强劲,这样才能创造投资者们所追寻的更高投资回报。

不过,现在人们已经从经验中知道,全球经济增速下降时,新兴市场会受压,这样新兴市场对发达国家的出口就会减弱。这种模型在过去是行之有效的,但是考虑到新兴市场目前的一些基本情况,例如新兴市场正在创造比发达市场更多的利润与收入,更多的贸易盈余也流向新兴市场,同时新兴市场还有很高的储蓄率和很大的金融弹性,因此从基本面来看,新兴市场目前比杠杆率已经很高的发达市场风险更低。

财新记者:那么如何调整自己在中国的投资组合?

John Brynjolfsson:前面提到的这些,我们在2008年的经济危机中已经见识过了。当时的发达国家经济遭受了巨大的衰退,而新兴市场却仅仅收缩一点或者干脆没有衰退。中国的GDP增长从12%掉到了8%,但是在2008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中,这个数字仍然是非常积极的GDP数字。这归因于非常强劲的基本面以及政府对世界危机非常强力以及迅速的政策反应。

这意味着,在当前的环境下,所有市场都会灵活对应。正是如此,2011年新兴市场和发达国家都经历了一个资本撤退。从某种意义上说,新兴市场的资本撤退比发达国家要严重。但我认为,这产生了更大的贸易机会和投资机会,因为某种程度上,衰退出自于技术原因,出自于发达国家的去杠杆化,出自于发达国家的资本缺乏。但是新兴市场目前拥有自己的大量资本。撤退出现在公开市场中,出现在新兴市场的债券工具、股票工具的离岸市场中,甚至出现在新兴市场的外汇市场中。这种由欧美财务问题造就的撤退创造了投资机遇,投资的时机与此有关。但是由于新兴市场的潜在经济基础非常强大,这种撤退并无太大影响。

针对新型市场的对应政策以及经济,中国是一个好的样本,中国的政策应当被赞许,经济也有两个维度。一个维度是中国正在努力削弱出口的影响,注意力更多集中在从消费和基础设施建设而来的内在的有机需求。另外一个是房地产市场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是投资资金和资源配置从高档住宅以及高端商业办公地产向中低端房产倾斜,这也可能是一个不错的投资机会。

财新记者:数据显示,中国近一段时间无须担心通胀,但是你怎么分析中国的通胀风险?基于这样的分析有哪些投资建议?

John Brynjolfsson:通胀一直是中国政府企图去管理的。人民币在过去三年半中,扣除物价因素,已经增值30%。这是一个实质性的增长,并且有助于控制通胀。

2011年终,通胀压力开始增强,央行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帮助控制通胀压力。尤其是存款准备金上提了好多次。提高存款准备金是控制贷款和通胀的有效工具。

在住宅用地的买卖上,以及限制购买二套房等方面,政府也采取了紧缩措施。在过去的3到6个月内,控制通胀的政策已经取得成功。最新的通胀指数更低了。有人在担心这个数据是中国经济的硬着陆的一个预兆。

我认为,这有点过度解读了。当在2010年秋季曾一度出现的高昂的通胀指数如今已经跌破了年度均值,这就反映了过去3到6个月中的通胀率更可控。所以,当前的通胀已变得可控。有些人认为,经济软着陆是不容易操控的,软着陆会不可避免的将变成硬着陆或者更大的引发危机的经济崩溃,我不认为中国会发生这样的情况。我认为,中国官方已经非常谨慎的提高了利率,控制了通胀,12月份也在事实上降低了存款准备金率。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5430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