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个人信息联网利于房产管理 未来调控应趋向差异化

1楼
我是小散 发表于:2012/6/3 11:55:0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本期主题:按照住建部今年年初的部署,全国40个大中城市的个人住房信息系统要在6月底前实现联网,南京作为江苏省的省会城市也名列其中。眼下距离住建部给出的最后期限仅剩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南京的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进展如何?个人住房信息联网后,对包括南京在内的40个城市的楼市又会造成哪些影响呢?我们邀请了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南京房地产学会会长胡志刚做客新浪乐居,共同聊聊这一话题。

  房地产信息入网便于房地产市场管理

  胡志刚:好,各位新浪乐居的网友们,大家下午好,今天下午有幸到这来作客,来谈全国40个城市,房地产等级信息系统联网,那么六月底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这个事情对于房地产市场也是很有影响的。

  首先我想讲讲,为什么要搞这个系统?国内这个房地产的信息联网利于社会管理,更重要的意义就是在我们房地产的市场管理。大家都知道,这几年房地产市场发展比较迅猛,尤其是一线城市,或者是有一部分1.5线的城市,这些地方的房地产发展起来以后,尤其是在03年以后,我们的房价走了一段弯曲,逐年走高。

  03年的时候,北京的一个大学生毕业以后,他付个首付还能买房,还能做得起房奴。现在在北京,刚毕业的一个大学生,做不起房奴。所以现在政府为了遏制这个房价,出台了调控的政策。现在调控已经两三年了,那么老百姓对这个调控呢,也有一些厌倦,就是时间长了,什么时候放开,确实他对这个刚性需求,改善性的需求,也有一些误伤。那么这次行政调控,不可避免的行政成本,那么目前,大家都希望,就是你调控能不能精准,就是说,你不给你的,或者你限制的,你遏制的,就是相当于美国的导弹,要精准地打击,打到哪就是哪,打到谁就是谁。那么要做到这点,必须以信息为支撑。就是说全国各地的市民,究竟每个人,你买了多少房,有没有房,买了几处房,你是一套房,还是两套房,这个作为政府你要了解,这个了解,一是有利于宏观调控,总体知道,市场上供需的关系,有多少人买房,便于政府调控市场。

  第二个便于政府对那些购房人进行差别化的调控。目前来讲,这个信息系统出来,是为这个服务的。

  个人信息联网是由限购令派生而来

  主持人:刚刚胡老师,也跟我们讲了一下,关于个人信息联网的意义。其实对于整个调控,包括对个人的一些信息,还是有很大的帮助的,2006年开始,我们国家就开始建立这个信息系统了,可能更多人关心还是这个联网是不是为后面的房产税做一些铺垫。那么是不是意味着如果信息联网全部实现以后,会开征房产税吗?还有对南京而言,开征房产税的话,意义到底大不大?

  胡志刚:这样的,就是这个信息系统6月底开通以后,南京是囊括其中的。目前南京已经联网了,算比较早了,已经联网了,没有等到6月底。关于这个联网大家可能有一种神秘感,不知道这个联网到底怎么回事,那么我们的隐私会不会暴露出来,这点呢,我希望大家网民,不要有这种顾虑。

  我所了解的,这40个城市仅仅是我们全国的联网的一小部分,因为全国城市有600多个,现在将近有700多个城市了,如果这些城市都要联网,还要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是一个。第二个从联网来讲,已经考虑到,保护公民的隐私,它对数据库做了保密的处理。这里有两个情况要解释。第一由于受技术手段的限制。和工作量大,不可能一步完成,所以目前各个一线城市,或者1.5线城市,或者二线城市,三线城市根本没有普及到,只是省会城市,那么目前仅仅做到,一个大城市比如说他数据并网的,只并了这个城市主城区,它的郊区,包括以前的县,划为区的。

  目前这个数据还没有进来,像江苏,可能苏州,无锡其他城市都没进来。就是南京、苏州这样的城市,包括北京也是主城区,它的周边的郊区、区、和县都没有进来。没有进来,这个主要是由于技术上的原因,还有工作量太大,不可能一步完成。这点大家心里面,对这个事情,也不要,觉得一步头,都进来了,没有。这是一个。然后就是对数据库,他做了加密处理,也就是说,将来联网以后,在这40个城市,相互之间,只有翻场(音)部门,登记部门,他才能从本城市的数据库上面,调阅某一个人,输入身份证号码,包括家庭成员的身份证号码,你才能了解到,他整个家庭在一个户口上面,在全国其他城市,只是这40个城市的房产信息,你买了几套房;但是这里我要说明的一条,如果说,南京市要了解某一个人,了解到上海,这个人在上海比如说买了一套房,必须这个南京的登记部门,还要跟上海的登记部门,联系。然后得到上海登记部门的确认,才能形成数据。

  主持人:并不是说南京可以自己查一个东西。

  胡志刚:不行,你查找了以后,还要得到对方城市的确认。这是一个,第二个,就是说,住建部或者除了房产部门的其他人,其他部门都不可以查,它都加密处理的,就是我们的公民在这方面的数据,应该说得到保护的。包括住建部,它使用这个网,40个城市目前进的这个网,他也仅仅是在宏观上对四个城市进行数据的汇集、处理包括监控。然后再出政策。但是住建部,要想点击到哪一个城市的哪一个人,有多少房。现在住建部他的技术还不支撑。所以说,请大家放心,就是这个数据出来以后,也是分步骤走的,而且在加密上面,还是给予保护的。然后,包括南京在内的房产登记信息,并完以后,对我们的市场将有哪些影响,我想是这样的,讲这个问题,首先我要回答我对宏观调控的看法。尤其是限购这个问题,你不讲这个问题,本身这个信息系统,就是由我们限购的需要派生出来的。这个限购呢,刚才我已经讲了,我们的房价是从03年,开始逐步高起来的,然后从05,06年开始调控的。调一次,高一次,低了一次再高一次,每一次都过山车。每一次调控到最后,一般先踩刹车,然后又踩油门,就这么个过山车,这种过山车,应该说对我们整个经济是没有好处的。因为每一次过山车都有境外的人,包括境内的人,都来抄底。这是对我们国家不利,和老百姓财富的一个损失。那么这次临近的调控,就是10年开始的调控,应该说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那么回过头来看呢,我个人认为这种调控,完全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就是用流转税,那么如果说我们的市场里面,就好比一个湖泊,这个湖泊它的上游如果说用一个网过滤,这个网就是我们流转税,这个网,它有一定大的网眼,小鱼能过来,小鱼就是我们的刚性需求,改善性需求的人。如果说,通过流转税,隔了一道网,大鱼都网到外面去了,进不来。这个市场里面全部都是小鱼小虾,所谓小鱼小虾不是贬义,就是说他们都是刚性需求,他们没有能力进行投机地需求,甚至一些比较大的投资性需求。他没有这个能力,这样我们这个市场就比较净化,那么也就不需要限购,那么相比而言,我们限购政策呢,可能我们国家对经济建设呢,应该说有时候习惯上的用计划经济的手段,这点我们也是表示遗憾,这种做法呢,有没有效呢?有效的。它是吃西药的,一吃马上就退烧了,但是退烧以后它的病根是什么原因呢,没有解决。那么也就是说,所有的刚需的,大家都,改善性需求,投资性需求,都往后,然后就把相当一部分的,就是改善性的需求和改性的需求,也让他出局,不要让他买。只让一部分人买。这样做呢,就是虽然我们的市场,调控有一定的效果。但是这个调控,一个是成本比较高,整个用行政手段,而且容易不是使用差别化的手段来对待,而是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就是说要限购,就是我们符合限购范围的,还有一些不符合限购范围的,也是刚性的,就被排除在外。就被误伤了所以这种调控方式呢,回过头看呢,应该是,当时按照我们住建部部长的讲法,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回过头看,完全可以用另外一种手段,但是他没有用,没有用这个手段,而且习惯用计划经济那套手段来做了,那我们也无可厚非了。

  主持人:可能就是说,限购可能是一剂猛药吧?

  胡志刚:嗯,一量猛药,也可能迫于当时的这种压力而出台的一个政策。

  主持人:当时我们一些问题啊,当时可能也没有想到。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7188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