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抗通胀买房无改
“政策市”方向
写这篇评论之前,刚好看到一位名叫“独在旅途-笔记”的网友,在@房产圈的任志强、郑文东、蔡阳等名人,问题是同一个:“现在可以投资房产吗?”
很快就得到了答复。道邦集团董事长、全经联常务理事、复旦大学地产运营研究所委员郑文东的回答是,“如果定义是投资,建议不要,你不知道国家只鼓励自住者购房吗?”。亚太城市发展研究会房地产分会会长陈宝存回应:“能投的一定要投,国家禁止的一般都是稀缺物。”但随即放言这只是调侃,同意郑文东的说法。业界知名人士蔡阳玩笑式地答复:“手头的是纸币,有时是纸、有时是币,用纸买房就晚了。”蔡阳的这句话的原意倒不是去鼓励投资,而是要表明消费者做出购房举动的背后,实则受到大的经济环境背景影响。北京华远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任志强尚未表态,但是按照其以往说话的风格,猜测他大概会说类似的话:“买房时机不是好不好的概念,不存在投资者在什么时候去买房,前提是你需要不需要。”
其实,要回答好这样大而笼统的提问,是很需要费番口舌的。所以,大佬们的回答大多蜻蜓点水,点到即止。当然,我个人也能理解购房者迫切需要知道答案的心情。众所周知,最近一段时间来,全国楼市包括杭州回暖迹象明显。五月杭州主城区共售出4747套房源,比去年同期增长134.9%,创下自本轮调控以来楼市当月销量之最。然后是那些热销的明星盘开始集体性地涨价,这些从微涨几百元到直涨一两千元的楼盘,最终还是被购房者极大地追捧。然后,成交量的急遽攀升让又让部分开发商开始惜售起房子来。随着刚需的大量入市,改善型客户也开始积极行动起来,某些近期开盘的大户型项目去化率高达9成。
各种迹象难免会让人产生错觉:这还是年初大量房源挤压囤积,价格战打得热火朝天的楼市么?不过,我们还是应该清晰地认识到,如今的楼市还是“政策市”。换言之,从去年年底开始的全国性房地产价格下跌,本身就不是市场经济作用的结果。在国家政策性的严格调控下,供求关系可能会成为影响市场运行的主要因素,但绝对不会是决定性因素。这点,我们从住建部最新的表态上就可以看出来,针对近期媒体关于一些城市以“稳增长”为名拟放松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报道,强调坚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不动摇。说得更明白点,就是万一房价又有遏制不住的上升势头,只要国家仍然坚持“从紧”的调控政策不变,这样的回暖的持续性就要打上问号了。
那么,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楼市回暖现象也并非都是开发商的“作假”和媒体的“渲染”。从最近两三个月以来物价的上涨水平来看,中国经济面临的通胀压力依然非常之大。以根据佛山市发改局(物价局)一周的零售价格统计为例,短短7天,鸡蛋价格已经从4月份以来比较平稳的4.7元/斤涨到5.2元/斤,涨幅达15.5%。鸡蛋如此,其他关乎民生的物品也是如此。另外,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幅度超过1%。专家称,人民币或已开启阶段性贬值周期。很多原本存了点钱想借吃银行利息来实现财富增长的人,发现怎么样都抵不过人民币贬值的速度。所以,不得不重新考虑手头资金的新出路。
在投资渠道非常有限,人们处于不断上升的生活成本压力下,寻不到出路的民间资金又惯性地流向了楼市。这样一来,似乎我们又重新绕回到了“买房是为了抗通胀”的老命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