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广州市房地产交易网站的每日数据显示,5月1日~31日,全市商品住宅网上签约量为9254套,较4月猛涨五成,同比去年5月成交量增长两成,是过去16个月中单月交易量最高的月份。不过,成交量大涨暂时还未带来房价反弹。
5月回暖交易量创高位
截至5月30日,30个重点城市5月份新房成交量预计约为1631万平方米,环比上升20%, 同比上升28%,与今年3月的高点相比微增3%。如果去除4月首尾两个小长假的影响,新房成交连续3个月保持稳定的相对高位。
中指院数据显示,5月北上广深四大城市成交量环比4月分别上涨36%、22%、52%和38%;此外在成交均价方面亦上升明显,其中上海、广州及深圳环比分别上涨10%、3.66%及9.7%。
中国指数研究院统计显示,5月监测的40个城市中,逾八成城市成交量环比上涨。其中韶关涨幅最大,达188.89%。重点城市中,深圳、北京、成都涨幅均超过30%,广州涨幅最大,达52.06%。
广州十区两市中,近郊楼盘采取大幅降价优惠,抢客动作比较突出,交易量居高的楼盘主要针对刚需型客户和部分改善型客户。而中心六区价格优惠上没什么动作,购房者也感觉不到实质性的优惠,确实价格这敏感的字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购房者的心态。
中国指数研究院分析认为,5月楼市呈现普遍上涨趋势,一方面,由于4月多个城市成交回落,使环比基数偏低;另一方面,5月各大城市积极推盘促销、降价跑量,加之5月为传统旺季,刚需大幅释放,因此使得成交上涨。
在供需两旺的市场上,房产市场政策微调和降准为5月楼市注入了新的动力。开发商对市场信心再度恢复,推盘速度明显比之前加快了不少,楼市库存量压力略微缓解。
截至5月底,上海某研究机构监测的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为5527万平方米,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5.82%,与上月相比下降1.26%。10个典型城市中,只有上海、南京新建商品住宅库存量上升,北京、上海、深圳、广州4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达2682万平方米,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9.78%,与上月相比下降1.77%。
分析人士指出,交易量暴涨只是短期反弹,楼市“回暖”条件不可持续。近期信贷及调控政策的微调,使得还期待房价大跌的购房者数量明显减少,观望情绪降低,买房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在限购政策没有放松的情况下,成交量难以继续放大,未来几个月甚至会小幅回落。但由于开发商存货依然较多,不排除9、10月份出现新的一波促销潮。
价格稳定并逐步收窄
回顾5月楼市,开发商不断推出各种销售策略,以积极出货去化库存,在“以价换量”的大趋势下,刚需客户得到释放,市场终于迎来交易量的大幅上扬。同时,销售兴旺促使了部分楼盘价格出现小幅上涨的苗头。
从去年以来,房价整体在逐步回落,但自5月开始房价下降趋势不太明显,局部区域房价不再下跌。在销售预期看涨的同时,部分楼盘价格也出现了小幅波动。
截至5月26日,5月广州在售的277个一手商品住宅项目中,37盘报价上涨,占在售总项目的13.4%;25盘报价下跌,占在售总项目的9%。虽然总体趋于平稳,但值得注意的是,这是近几个月来首次上涨楼盘超过降价楼盘。
与此同时,全国百城住宅价格连续两个月同比下跌,连续9个月环比下跌,这与多地楼市成交回暖形成鲜明对照。然而,各地房价下滑的通道开始收窄,部分城市甚至出现小幅反弹。
地方微调频频引发了购房者对市场触底的判断。但业内人士表示,今年房地产市场将以稳为主。在坚持调控不动摇的基础上,保证市场稳定,以避免出现价格以及交易量的大起大落。因此,虽然购买力出现释放,但是不会发生之前的价格暴涨。
今年前5月,无论从区域角度还是价格角度看,刚需市场的占比始终都保持在80%左右,这种结构性特征,使成交量即使出现明显变动的情况下,价格依然能够维持低位稳定。市场全面回暖的基础尚未形成,开发商还不敢轻易尝试提价。
各地库存略微下降
北京、上海等10大城市的住宅库存套数合计为59.8万套,环比4月底减少了近万套,住宅面积减少了百万平米,十大城市合计库存面积减少了1.5%。
10大纳入统计的城市为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南京、苏州、青岛、宁波、苏州、厦门和福州。其中,除上海、南京库存小幅上涨外,其他城市均有下调。
某研究院的统计显示,截至2012年5月底,北京、深圳、广州新建商品住宅库存量均下降,一线城市目前很可能已经于2011年10月~12月度过库存高峰期。
截至5月31日,5月广州新建商品房住宅共批准预售项目24个,比4月少了17个。批准预售房仅3696套,相比4月锐减58.6%。而5月成交9099套,比4月的新增预售房源数量还多,但5月市场未见开发商大面积补货。
分析人士指出,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提高普通住宅标准、降低首套住房贷款利率、实施购房落户等微调政策逐渐出台,这促使部分购房者心态变化,部分刚需购房者在这种环境下提前了购房时间,导致市场成交量提升。如果地方政府微调政策持续出台,楼市将有望持续复苏,房地产市场也可能将探底回升。
某业内人士表示,楼市不存在大幅反弹的基础,限购等红线调控政策依然执行力度很大。另外,在市场方面,由于开发商的库存依然偏大,同时未来潜在供应依然处于较高水平。在政策没有做出调整之前,房地产市场形势不会发生大的改变,以价换量仍将是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