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五个月,在国家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我市的宏调效应已经显现。从房地产开发有关指标的变化趋势看,市委、市政府积极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效应初见端倪。同是1-5月份,去年的增速为87.1%,而今则回落至50.7%。这种适度降温,也是国家企盼所求。
房地产开发基本情况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明显放缓。1-5月份,全市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74.9亿元,同比增长50.7%,增速比去年同期放缓36.4个百分点。其中5月当月完成40.9亿元,同比增长41.0%,环比增长70.4%,环比增速比去年同期放缓73.3个百分点。
就其增速而言,我市虽然有所回落,但在全区12个盟市中仍然排名第一,完成投资也占据了全区的29.2%,同比提高13.3个百分点。而包头、鄂尔多斯市1-5月份房地产投资却分别下降了32.7%和55%,所占比重也仅为15.7%和18.3%。
从房地产开发投资结构看,建安工程投资增速回落明显,费用形成投资增势较猛。1-5月份,全市房地产建安工程完成投资59. 4亿元,增长40.7%,较去年同期回落55.3个百分点,而费用形成投资则高达12.4亿元,增长1.4倍,较去年同期提高117.8个百分点,这说明土地购置、拆迁等转移费用是房价冲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房地产开发投资用途看,住宅投资增速和商业地产投资增速均有回落,办公楼建设投资增长加快。1-5月份,全市住宅投资完成50.7亿元,同比增长38.6%,较去年同期回落52.2个百分点;商业地产完成投资12.6亿元,增长60.6%,同比回落8.4个百分点;办公楼完成投资4.2亿元,增长92.8%,同比加快39个百分点。
(二)10亿元以上项目对全市房地产投资增速的带动作用明显。 1-5月份,全市31个10亿元以上项目共完成投资27.4亿元,项目数同比增长1.8倍 ,占比11.6%;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88.5%,占比36.5%。
(三)区域性开发,外扩势头突出。由于我市中心区可供开发利用的土地十分有限,全市房地产开发深度调整的重点,更多集中在二环路的周边区域。这些区域,凭借着优越的地理位置、便捷的交通、优美的绿化、完善的公共配套设施等,逐步成为房地产开发的新宠。例如金川、如意开发区,1-5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分别增长了1.1倍和5.6倍。增长势头十分强劲。
(四)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大幅回落,现房和期房销售形成冰火两重天的鲜明对比。1-5月份,全市销售商品房71.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6.6%,增速由去年同期的正增长45.2%转为下降26.6%。其中,1-5月份现房销售面积52.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1.5%,增速同比加快57.1个百分点;期房销售面积19.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8%,增速同比回落224.4个百分点。
从销售结构看,住宅销售大幅回落,办公楼和商业地产销售增速加快。1-5月份,全市住宅销售面积为56.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9.1%,较去年同期回落105个百分点;办公楼销售面积为6.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9.4%,较去年同期提升124.5个百分点;商业地产销售面积为7.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4倍,较去年同期提高314.2个百分点。
(五)住宅和办公楼待售面积有所减少,商业地产待售面积及占比双双冲高。截止5月末,全市房地产开发待售面积累计为268.2万平方米,较上年同期减少52.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6.2%。其中,住宅待售面积188.1万平方米,较上年同期减少46.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9.8%,占比由上年同期的73.3%微落至70.1%;办公楼待售面积12.9万平方米,较上年同期减少9.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3.4%,占比由上年同期的7.1%降至4.8%;商业地产待售面积60.3万平方米,较上年同期增加14.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2.4%,占比由上年同期的14.2%提高至22.5%。
(六)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到位良好,自筹资金和定金按揭构成资金来源主体。1-5月份,全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113.3亿元,同比增长56.5%,其中,以企业自筹资金和定金按揭为主的资金来源分别为62.5亿元和26.1亿元,同比增长81%和92.9倍,分别占总到位资金的55.2%和23%,共同形成了企业资金来源的中坚力量。而今年企业通过银行贷款募集到的资金只有4.3亿元,同比下降15.7%,仅占全部到位资金的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