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房地产创造始终局限在市场的涨跌之内

1楼
zhaowf 发表于:2012/6/30 12:02:00

每时每刻,我们都生活在各种各样的“中国制造”当中,准确地说,是“中国拼装”。

买台笔记本电脑,芯片是美国的。买辆私家车,发动机核心技术是德国的。买块高级腕表,机芯是瑞士的。买件国产T恤,Oh,gad!商标还是是人家JEEP的!几千年下来,好不容易剩下功夫和熊猫还是正宗国货,结果又被地球那一端的梦工厂用两部《功夫熊猫》站着就把大钱给挣了。数来数去,差不多只剩下中医、中餐和中国式食品安全问题还是咱自己的了。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每次提起“创造”这个词,一准儿联想到老祖宗的“四大发明”那里去。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造纸术这四件东东比杜甫还忙,辛辛苦苦帮咱们撑了千年的场面。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确是步履阑珊地行走在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和追赶的崎岖道路上,仿造和模仿,似乎有理由成为“自我创造”之前必经的一个阶段,已属不易。然而仿造毕竟不等于创造,甚至完全有可能永远也成不了创造。中国房地产更是创造力贫乏的重灾区,从最初的规划设计到中期的策划营销,再到后期的运营管理,哪里都是洋气扑鼻。美式乡村、地中海风情、Art-Deco、国际品质、比肩世界、五大行、尼尔森……一系列COPY或者拼装过来的名词隔三差五地往外蹦,好比腿粗的女人非要穿紧身渔网袜,大腿上的肥肉抑制不住地从网眼里向外漏,看着让人觉得发腻。

中国房地产发展这条30多年的纵贯线上,追求建筑理想与城市精神的设计师太少;在组装流水线上面无表情生产劳作的“匠人”太多。愿意依靠创造力来给予产品更多附加值的投资商太少;不惜用尽黑色手段只为尽快把利润落袋为安的开发商太多。思考建筑终极使命的行业评论者太少;为挣广告费廉价吹嘘四处捧场的地产媒体太多。这样的生存土壤要想长出经得起时间沉淀和文化审美考验的楼盘,是件很难的事情。所以我们才会看到数不清的“庸脂俗粉”招摇过市,山寨版和大众货大行其道,如万科第五园、清华坊、芙蓉古城、北京观塘这样独辟蹊径、肩负城市文脉责任感的作品,总是屈指可数。

其实仅仅将历史的时钟回拨一百来年,我们这个民族在建筑成就方面跟现在就有天壤之别。1905年,也就是中国光绪末年,世界博览会在比利时小城列日召开,清政府派员参加世博会的展出活动,比照亲王官邸的建造标准(还不是颐和园的水准),在世博馆内修造了一座典型的中式风格建筑和两间中国博物院,全世界的媒体、建筑师和达官显贵都为之倾倒。代表着当时世界最高艺术成就之一、完全由华夏民族独创的中式建筑与中国园林一举征服整个评审团,获得超等荣誉奖及金银各等奖牌共一百枚,与英、美、奥、意等国不分伯仲。

那时的中国,尽管政治腐败,外交怯懦,但建筑艺术上的夺目辉煌依旧照耀四方。而现在的中国,西方人与日本人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都警惕着我们“大国崛起”,却丝毫不担心我们的建筑艺术会再度抢了他们的风头,这正是因为我们自己的建筑创造力一度萎缩,建筑抱负早已遭到阉割。这样的没落来源于我们扼杀个性、追求统一化标准化的培育模式;来源于迷信权威、随波逐流的社会环境;来源于想象力贫乏、懒于探索真理的思维惰性;来源于猥琐肤浅、一切只为商业利润最大化的精神异化。

而今国际一流的建筑师都在思考“有机建筑”的命题,关心用更深邃的建筑艺术探索“人与自然沟通模式”的使命,并且发出“建筑不是创造一堆愉悦视觉的形式,而是创造一些能永驻于人们心中的场所”这样具有时间洞穿力的声音。而反观我们的建筑师和建筑,绝大多数依旧陶醉在浩瀚城市化进程里“全城第一高度”、“世界第X高度”、“欧洲原味风情小镇”这样的虚荣繁华之中;我们的舆论焦点,始终局限在市场的涨跌起伏这个狭小的空间之内,这是中国房地产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致命伤。

一个行业的繁荣,一个国度的强大,终究凭籍的是独一无二的领先性创造思维在其中所占的价值比重。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钢筋水泥至多不过是女娲造人时所用的泥土,而代表一个民族精魂的创造能力,则是她对泥人所吹出的赋予生命的那口气。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4063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