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7月16日,单向街图书馆“打包”搬家,又一家实体书店因为房租高涨而不得不再次“流浪”。但对于实体书店而言,不全都是坏消息,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北京市政府正在研究制定出台实体书店扶持政策,并且已经举办了出版、发行单位和相关专家学者参加的政策研讨会,为下一步政策制定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这意味着北京有可能成为继上海之后第二座出手扶持书店业的城市。
近一段时间以来,像北京的五四书店、厦门的光合作用书房等一些在读者心目中享有盛誉的特色书店在神州大地上消失了。究其原因,并不是这些书店不善经营,也并非其经营者缺乏市场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实在是上涨过快的租金使得这些书店背上了沉重的负担,导致经营难以为继。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特色书店却丧失了立身之地,这种现象不仅令读书人感到遗憾,对全社会而言也是难以弥补的损失。书店是文化知识的中转站。如果这样的中转站变少了,读者与好书邂逅的机缘也就少了,一个读不上书的民族能在2020年完成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任务吗?这是不可想象的。
近些年,一些地方热衷于建立产业园区,为了招商引资,给予入园企业很多优惠政策,减免收费,税利返还,信贷从优……种种好处不一而足,确实促进了一些地区的文化建设,但也不容否认,也有很多地方并没有妥善利用好这些政策,往往是房地产繁荣了,文化却没有发展起来。与其如此,倒不如把这些优惠政策拿出一部分来扶持书店的经营,其实只要逆向思考一下就不难发现,促进房地产业未必非要牺牲书店不可,二者完全可以携起手来共同发展,只要书店经营好了,也可以促进周围商铺的人气,房地产行业不是也能从中受益吗?北京东方广场与王府井书店的共生关系就是典型一例。
如果有更多的地方政府能够像北京、上海这样适当地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帮助一下因为经济发展不均衡而遭遇窘迫处境的书店,不仅可以有效地促进改善文化民生,对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也不无裨益,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