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随着秦虹主任演讲的结束,今天上午论坛演讲环节到此就全部结束了。接下来将进行的是本次博鳌房地产论坛第三场也是最后一场“地产精英博鳌论剑”。
调控两年,在限购、房产税、合理房价多重压力之下,行业起伏不定,多方博弈亦,从未间断。建立房地产市场调控长效机制和政策体系大势渐成,未来选择被动适应,还是迎接新挑战?现在我们进入地产精英博鳌论剑可持续中国房地产之三:政策挑战调控中的房地产
有请对话的嘉宾主持:
瑞士信贷董事总经理、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陶冬先生
中原地产中国大陆区总裁赖国强先生
接下来,请我们的对话嘉宾上台,他们是: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女士
瑞银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瑞银投资银行中国区主席赵驹先生
协信地产控股有限公司CEO刘爱明先生
富力地产集团副总经理兼海南区域董事长赵沨先生
卓越置业集团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张远先生
北京贝塔咨询中心合伙人杜丽虹女士
第一太平戴维斯中国南区董事长林木雄先生
陶冬:大家好,我是瑞信的陶冬,今天在这里主持第三场对话。昨天,我在海口机场下机,走出机场之后发现机场外面有9个商铺,其中1个是咖啡店,一个是卖杂货小吃的,剩下的全部是开发商VIP房间。海南的这种情况也许稍微夸张了一点,但我认为这个折射出了中国房地产的现状、中国经济的现状。
今天,中国的房地产是不是进入了一个新的牛市?还是不过是进到了一个小阳春?中国房地产是不是出现了一个拐点?还是只是一个小小的浪花之后又是长江大水向东流?今天,很荣幸请到了7位嘉宾,一起来谈论中国房地产今后几年的走势。
今天和我一起主持的是中原地产的赖国强先生,先请赖先生介绍9位嘉宾。
赖国强:大家好,大会邀请一个普通话说得不好的做主持,我相信大家会感觉辛苦一点。但是,我还是很荣幸。因为,中原地产是做代-理的,今天能和各位开发界、金融界的高手、专家一起讨论,我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这里包括住建部研究中心的秦虹女士,瑞银证券的赵驹先生,协信地产刘爱明先生,富力地产赵沨先生,卓越集团的张远先生,北京贝塔的杜丽虹女士,第一太平戴维斯的林木雄先生。每位嘉宾的发言是2-3分钟,如果要加时请举手。
最近,调控方式不变,市场已出现了回暖,调控之后将出现一个怎么样的市场?请各位嘉宾讲讲对市场的判断,哪位先讲讲?张总先讲讲吧,卓越也卖得不错。
张远:对市场的判断,应该说所有的数据都在证明一点,价平量升,这是一个现实。今天的讨论主题对于企业来讲,宏观政策这一块儿企业的发言权不多,企业更多的是无可奈何,面对“闲不住的手”调控,企业要知道调控的边界在哪里,知道手在动就可以了。作为企业来讲,在市场里面怎么生存,发展发展?房地产企业发展到现在,靠一批资金、一个楼盘,创造一个品牌,创造一个企业的奇迹已经过去了。现在的发展阶段到了,可能因为一个毒地板,可能因为一个户型,可能因为一个楼盘而毁掉一个品牌,而毁掉一个企业的时代了。所以,作为房地产开发商来讲,应该更加谨慎,应该更多关注自己产品的质量,关注自己的产品是不是对路,是不是能够满足需求。那么,更多的企业应该怀着敬畏的心情来面对市场,怀着谦卑的心情来对待竞争者,对于宏观政策这一块儿,说实话,我只能适应。
昨天,巴曙松(微博)先生讲房地产宏观调控缺乏顶层设计的时候,企业只能考虑我的底层设计,考虑户型设计,考虑一楼、二楼的设计。当陈淮教授讲公共汽车的座位卖给一个人不公平的时候,我们在考虑怎么把一层楼卖给一家公司。宏观和微观层面考虑的事情不一样,但是需求在未来是存在的,我理解需求就是需要+购买力,需要是城市化进程,购买力是人们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加上中国老年人帮年轻人买房的习惯,也有,需要和购买力都有,15-20年,应该还不错。但是,在波动期,企业怎么找到窗口期配合自己产品的推售和开发节奏,我认为这是企业自己要做好的事情,谢谢大家。
赖国强:企业产品、企业品牌,对未来比较看好。但是,有没有具体的措施和方法?等下再问问。请刘总讲讲自己的观点。
刘爱明:其实,这么多年以来,我们看得时间长一点的是正常市场波动周期五年、十年,短一点的是三年。但是,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波动周期越来越短,从城市交易量来看,可能很多市场的波动周期是3-6个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实际上,预测未来是预测不准的,因为周期只有3-6个月。
那么,我想讲的主要问题是宏观调控的问题。我觉得,现在不是调控的问题,而是现在的调控不是宏观调控,基本上变成了微观调控,把市场周期弄成3-6个月。从现在的政策就知道,调控到户型,调控到购买资格,调控到一个小小的制度,甚至有可能直接变成约谈,动用这种手段来调控。那么,我说它不是宏观调控,究竟什么是宏观调控呢?对于房地产来说,哪些动作才算是宏观的?
其实,原来我们做过一个研究,研究美国房地产的历史,在二战后研究它60年的房地产历史。60年房地产历史研究下来,住宅行业及相关行业对于美国GDP的贡献是25%,60年就只有这个数据,25%是自住。我认为,这是一个行业的定位。现在,我们对这个行业没有定位。如果你承认它是自住,那自住需要的是稳定,要有一整套宏观的做法保持自住的稳定,剧烈的阵痛对于自住来说是完全承受不了的。
那么,要在座的所有嘉宾回答一个问题,房地产对国家、对消费者、对大众意味着什么?不知道。我们没有一个准确的回答,没有一个定位。所以,政策也就是五花八门,甚至现在讨论预售,相当于直接把柱子给砸了,就到了一个承受不了的局面,这样的问题都还在讨论,就表示我们没有共识,没有一整套规划。从这套规划开始,我们研究需求量,研究供应量,这其实是任何一个企业都会做的,企业都可以做十年战略。我想,这些问题需要大家研究,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共识的话,没有一个宏观调控的话,未来就是非常难以预测的。否则,就会像陈淮昨天讲的,他在另外一个海边和在这个海边谈的问题都不一样。这样的话,也就会导致调控目的和现实结果完全不一样了,这个问题值得大家深思。
赖国强:请赵沨先生谈谈自己的观点。
赵沨:我是管海南区域的,说说海南的情况,说说对海南的看法吧。
海南的房子,我经常形容成奢侈品,不是生活的必需品。所以,海南的房子受政策的影响比较大,特别是和中国经济的发展关联度更高一些,更加的敏感。城市的房子,年轻人要结婚,要升级换代,到了一定的时候必须去买,贵一点也得买,特别是看到越来越贵的时候更得买。但是,海南有点不一样,是拿来养生、度假的,是另外一种需求的。所以,在销售方面,可能整体的影响比较大。5-7月份的上涨,我觉得对海南没有太大的影响。还有,海南的资源很独特,对未来的房子销售来说是很有信心的,这些独特的资源在中国其他地方是无法比拟的。所以,我对海南的房地产市场是很有信心的。
赖国强:秦虹女士,7月份市场回升又回落,对后势看待有没有什么启示可以告诉开发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