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香港恒生指数下跌82.47点。
香港特区政府于26日宣布再次出招调控过热的楼市,导致香港本地地产股29日大跌,恒生地产指数重挫3.71%,创出今年3月30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其中,恒基地产、信和置业、新世界发展、新鸿基地产均下跌5%以上。
有效抑制楼市投机
港府推出更加严厉的调控措施为楼市降温,尤其是新推出的“买家印花税”将有效抑制很大比例的香港住宅需求,受此影响,近日多只香港地产股出现大幅跳水。
29日,恒生指数收市报21511点,跌34点;恒生地产分类指数大跌1101.46点或3.71%,报28557.8点,创出今年3月30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香港地产股的跌幅则大多介于4%至6%之间。
昨日,恒生指数高开后震荡走低,截至收盘,恒生指数跌82.47点,报21428.58点,跌幅为0.38%。地产股在遭遇29日的重挫之后,昨日盘中触底回升,恒隆地产收涨1.13%,新鸿基地产涨0.75%,长江实业微跌0.09%。
对此,花旗分析认为,预计严厉的征税措施将会降低香港楼市的成交量及房价,从而能够抑制投资需求。据悉,目前境外人士的购买量占到香港一手楼成交量的比重高达19.5%,占二手楼成交量的比例则有6.8%。
巴克莱更是提出“是时候抛售香港地产股了”。巴克莱的研究报告认为,香港房地产股近期曾领涨大盘,整体回升至2008年后交易区间的顶部,因此认为随着楼市新政的出台,现在是时候抛售该类个股了。
也有个别大行和分析师持不同的看法。高盛认为,楼市新政会压抑非本地人士对香港物业的需求,但参考新加坡的经验可以看出,有关措施将难以压抑香港楼市的升浪。瑞银则表示,新政可以令香港楼市成交量出现下滑,尤其是二手房方面,但楼价不会有显著的调整。
香港时富资产管理董事总经理姚浩然表示,在低息、资金充裕及实际需求高涨的支持下,新措施对香港楼市的打压作用或有限。
高税负未必适用于内地
“香港楼市在近年来持续上涨,目前房价已经超过1997年的历史高位,香港作为自由市场目前楼市调控主要体现在税收等方面,作为弹丸之地,香港的供应更加稀缺,需求旺盛,但并没有限购等措施。利用税收等手段调控楼市这一点值得内地借鉴。”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分析认为。
他表示,新措施的生效、尤其是外地买家印花税的推出将令楼市交易成本大增,对买家入市构成非常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减低外地买家的置业需求,香港房价必然会由涨转降,但对楼市的长远影响仍有待观察。
而亚太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则认为,该政策并不适合移植内地。他分析称,这个政策的重点是高税负,而内地和香港的房地产基础和市场结构不一样。首先,香港是保障房和商品房并驾齐驱,而内地的保障房供应仍未跟上;其次,内地楼市主要是刚需客为主,而香港楼市投资客占比较高,因此这样的政策在香港可能有所收效,但是并不适合为内地所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