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记者邹强
通讯员王勇
本报讯大儿子处心积虑骗取父母签字,将父母两套房产骗走。老夫妻通过多次诉讼,在法院的帮助下,终于把两套房产要回来。
李老汉和他的妻子是太仓一对年近九旬的老人,膝下有三子二女。本该是颐养天年的时候,却不得不为了房子走上法庭。事情是这样的。去年年初,多年未回老家的大儿子,忽然从北京回到太仓,声称要好好照顾老人两个月,以尽孝道,两位老人自然满心欢喜。当年4月,大儿子对两老人谎称两套房子的房产证要进行换证,让两位老人到太仓市房地产交易服务中心办理换证手续。
两位老人对大儿子充分信任,在未看清材料内容的情况下,就轻易签了字。事后,两位老人才发现,当时签订的竟是房地产买卖契约。在其大儿子的一手操作下,老夫妻名下的两套房产,已被过户到大儿子名下。无奈之下,两位老人只好认可两份买卖合同的效力,同时向太仓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其大儿子支付对价房款。
开庭时,大儿子并没有到庭,他只是通过电话告诉法官,是老夫妻自愿将房产赠与给他,签订合同只是为了履行过户手续方便。一句话,他不愿意支付房款。
法院认定两份合同真实有效,最终缺席判决大儿子向李某夫妻支付购房款六十余万元及赔付利息损失,并承担案件受理费、财产保全费八千余元。
宣判后,大儿子对生效判决书置若罔闻。两位老人只好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中,在其家人和承办法官多次与被执行人联系协商未果的情况下,法院对被执行人名下的两套房产强制执行。两套房产经拍卖流拍后,征得两位老人的同意,法院裁定将被执行人名下的两套房产归两位老人所有,以抵偿债务。这样,经过了一年多的时间,两套房产又重新回到了两位老人的名下。